|
【中国教育正在犯颠覆性错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70e790102yhcx.html
【摘录】
我很赞同何新先生的一个观点,中国人思维特质总体上是象形思维。这从中国人发明汉字,并在二千多年的汉字文化延续有关系。这不是说中国人中就没有抽象的思维能力,但体现中国人的文化传承的汉字、诗歌、散文、绘画等文字作品,都强调的是如何喻意、比拟、形象地刻画等等,整个文化传承中最优秀的部份,都是形象思维突出的产物。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如道家的道德经,反映了一些辩证法的思想,但也未能形成抽象的概念体系,而是用比喻、比拟的方法来说明理论与对象。
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起源于欧洲,而不是高智商的中国。中国与近代科学无缘,我认为与这种民族思维特质不无关系。犹太人在世界民族中的突出贡献,自然科学中的爱因斯坦,社会科学中的马克思,分别占踞了自然科学的第一与社会科学的第一,这决不是历史的偶然。
大家或许不知道,以色列的国民教育,中学中就列入了哲学课目。教育强调的是探索、好奇、孜孜以求。而中国的教育则整个与犹太人的教育完全相反。知识灌输、统一答案、功利教育、强化的形象思维教育(例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求写作文,这不仅存在诱导学生造假,而且也是在强化文学的形象思维特质的教育)。即使在大学中,改革开放后的理工科教育,哲学课再也不见踪影了。
哲学教育重不重要?在中国显然是不重要的。因为这要看由什么人来掌管教育。如果由一个当语文老师的人来当教育部长,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语文像现在这样被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中小学12年,大家如果关注一下家里的小孩,就立即可以知道,在语文课目上所花的时间是最多的,那是按照个个都当文学家的标准来安排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家,都是语文教育没有超过小学毕业的,相反,没见过大学文科毕业的著名文学家。
语文基础教育其实只要小学就足够的。只是因为我国在教育部门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是教师出身。当然,如果让一个国学学者去当教育部长,让一个诗人、画家去当教育部长,中国根本就不可能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抽象思维的教育与训练才是造就世界创新的一流人才最根本的,不可能明白这才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性的人类智慧。
人们总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观点并用之去刻画人。而国学类的文人在中国有强大的基础,由此才形成当代中国以最长最重的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训练。完全扼杀了中国人抽象思维的成长空间。而民国时期教育虽然十分薄弱,但那时候的教育从体系到内容都完全引进欧美国家的教育,出人才反而好过现在。这其中教育的密码是什么,是值得中国掌管教育的人的反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