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
<p> 新生儿的啼哭,是一种本能反应,是表达情绪的特殊语言,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对内外环境刺激与要求的反应,也是主要的活动和锻炼。哭,可以使新生儿胸廓和腹部的活动加大,使喉部发育加快。如何辨别新生儿啼哭的含义,是年轻父母所迫切想了解的。新生儿啼哭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两种。非病理性啼哭可包括“冷、热、饿、尿、便、困、怕”等。病理性啼哭指异常的啼哭,如感染,疼痛等。 <br /> <br /> 1.对寒冷的反应:哭声低,乏力,皮肤花纹或紫绀,严重时苍白,干燥,全身蜷曲,动作减少。此时,妈妈可将新生儿抱在自己温暖的怀中或加盖小被子。 </p>
<p> 2.对热的反应:哭声响亮,有力,皮肤潮红,额面部可以看到轻度出汗,四肢出现活动,严重者可出现轻度发热。此时,妈妈需要将所盖或包裹的小被子松解或移开,出汗多者需擦汗换衣,如出现发热者则可以予洗温水澡。 <br /> <br /> 3.对饥饿或口渴的反应: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喂奶频率要高,距离前次喂奶2~3小时后,容易饥饿。这时哭声洪亮,音调高,而且有规律,同时头部左右转动,口唇出现吸吮,伴伸舌和吞咽动作。此时,妈妈可试探性地碰触新生儿的嘴唇,如果新生儿立刻含住奶头吸吮起来,则给予喂奶。如果喂完奶后仍啼哭,再多喂点奶,如果天气热,可适当喂些水。 </p>
<p> 4.对尿湿或解便后的反应:哭声常突然出现,有时很急,下肢的活动比上肢的活动要多。解便前有时有面色涨红用力状。此时,可更换尿布,并注意小屁股的清洁与润肤,以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 <br /> <br /> 5.对困乏的反应:如果新生儿累了,却又不容易入睡,会出现啼哭,哭声响亮,双手揉搓面部,尤其是鼻子和眼睛,此时,妈妈轻拍新生儿,注意拍打的节律,可稍慢于心率,并随着新生儿哭声的时有时无,越来越轻,拍打的节律也越来越慢,直至新生儿睡着。 </p>
<p> 6.对惧怕的反应:对突然出现的声音或体位变化或其他外界刺激的反应,先出现受惊吓的表现,如双臂举起,拥抱状,或哆嗦一下等,哭声随后立即出现,哭声急,面部涨红,此时妈妈如给予轻声安慰拍哄,啼哭可较快消失。 <br /> <br /> 7.新生儿吃奶时边吃边哭,除了感冒时鼻塞外,尚需注意是否有母乳过少或奶嘴开口过小,此时,可见新生儿吸吮几口才吞咽,数分钟后即出现啼哭,哭几声后再吃,反反复复。出现这种情况时,爸爸妈妈可在母乳后加喂牛奶,或适当将奶嘴开口开大,以挤压后奶汁流出顺畅为合适;母乳过多或奶嘴开口过大时,新生儿也会啼哭,此时,新生儿每次吸吮后马上吞咽,偶有呛咳,这时,妈妈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乳头,使乳汁流得慢些或换奶嘴。 <br /> <br /> 8.其他非病理性啼哭也可见于解便前,肚子胀气,衣服过紧,蚊虫叮咬,异物夹入衣物(如细线,小刺,针等),体位不适等,妈妈可仔细观察,及时调整,可以使新生儿的啼哭停止。 </p>
<p> 9.任何感染都会引起啼哭,如口腔炎、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腹膜炎、腹痛、肠炎以及尿路感染等时都会出现啼哭。 </p>
<p> 10.发热的新生儿哭声与平时不一样,常表现为低微,颜面潮红,哭声时轻时重,哭声间隔期也与平时不一样,可以缩短很多。当体温过高时,新生儿常出现吸吮动作,哭声反而不如初发热时,而且哭声中常间隔出现哼哼的呻吟声。 </p>
<p> 11.各种疼痛也会刺激啼哭,常表现为突然的尖叫,如肠痉挛、肠梗阻、斜疝嵌顿、尿布皮炎、外伤等等,其他皮肤湿疹(俗称奶癣)等引起的皮肤瘙痒也会导致新生儿啼哭。 </p>
<p> 发现可疑病理性啼哭时,爸爸妈妈要观察新生儿有无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便秘,摇头,气急等,并仔细查看全身有无局部的异常,如有异常,建议到医院就诊,及早治疗,减轻不良的后果。 <br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