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440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宁罗氏祖昭远公

[复制链接]

120

主题

169

帖子

31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9 15: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罗氏始祖》

《罗氏始祖》罗建辉在创作中拍摄

《罗氏始祖凌甫公》

《豫章罗氏始祖珠公》

《罗氏祖昭远公》



《罗氏祖昭远公》复原作品.   罗建辉画

《罗氏后裔罗建建辉贺词》

中华罗氏后裔建辉与河胜会长谈画《罗氏始祖画像》合照留念画的

 按:《宋珠玑巷罗贵家南迁记》一书,由华南师范大学曾昭璇(1921~2007)教授等编著,2002年出版。其书主旨在于考证罗贵一支南迁的历史踪迹,但对罗姓的起源、罗子国的兴衰亦有详实的记述,对于研究罗姓的历史渊源值得一读,且罗贵支派为广东罗氏最大支,川、渝罗氏,亦有不少系从广东迁入,特全文转载于此,以为参考。
  
  第一章 罗氏得姓(附图1、照片2)
  一、罗氏得姓于西周时罗国
  各省罗氏谱多载罗氏得姓起于西周时的罗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西周初年分封的诸候国,坛姓。后为楚所灭。宋罗元杰《江西大成谱序》云: “吾族世系,出于有熊氏之后祝融公,流传及妘姓,建周封妘匡正公於罗,食采宜城,其后卜土受姓,以国为氏。”即主此说。从上例说明三点:
  1.罗氏的祖先是以国为姓的。
  2.罗氏的祖先是本姓“妘”的。
  3.罗氏祖先是周代策封的部族。
  我国族谱所记第一代祖先取姓,“以国为姓”是很普通的一种(还有以地理环境、家族名人为姓的等等)。这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立后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因为三代以前,姓和氏是有别的。例如在原始公社时代,如母系社会阶段,古书即有记载。《通志·氏族略序》云:“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母系社会组织是儿女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因为一个女子可以和几个男相爱生子,在古书中如《白虎通》即记古之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古书上常见妇女假借异像,无夫产子之事,如《史记·殷本纪》即记:“三人行浴。见玄乌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姓为女生,为血缘家族性质,氏则每为地理区域性质而生,《左传》有云:“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氏。”故《史记·本纪》各篇所记,均有此种记述,例如在《夏本纪》云:“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即用氏去划分同姓各支系用。故周为功臣封国亦用斯制,《江西大成谱序》云:“武王承烈,无论同宗异姓,凡先世有功德者,悉分茅胙土,世爵世官,侯伯子男,大小七十二国。而我祖匡正公,有功于周,受封于罗,地方五十里,当是时,与隋、勋、鄢、绞数国,为唇齿之邦。”故罗氏一世祖即为坛匡正,分封于罗,改坛姓为罗姓,尊匡正为始祖,长子二世为始姓祖。罗国是春秋小国,也是周武所封。而国名因所封地于罗水,故国号曰“罗”。《初辑罗氏族谱序》云: “至周武王三年(约前1 1世纪),我祖郐公,字匡正,因征宜城有功,晋封子爵,国于宜城,镇守楚北。地在南漳县八十里,有罗水出焉,故国号日“罗”。封“安南罗国公”。
  这里说匡正率领族人,协助周武王征殷是向南出的,即顺汉水南下,攻殷人属国,罗地即今宜城,为南攻楚人要地,故克殷后,武王即封为子爵,建成镇守,立为国,春秋时,更因为东周防楚,升为候,故后被迫迁。据《罗氏世本序》(佚名):“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绞(今勋县地)之后,分师涉于彭(房县地)、罗、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帅师伐罗。……罗遂袭击瑕师,败之荒谷。是岁,罗自宜成徙国枝江。”即前700年时,罗国仍强,能胜楚,败楚鄢水(即鄢国地,今宜城地)。其先,平王东迁时(前764年),亦由15世罗彦和公督军统带一百三十七营官兵拒楚。故16世罗班(彦长子)亦能胜楚军,将屈瑕自缢死,楚怒,故举国迁避楚报复。胜楚是因罗班有谋,与大夫郭伯嘉请戎卢国军袭后,于鄢水合军攻楚也。(见《江西大成谱序》)此役罗班升为候爵,称为“罗候”。传二十世至罗晖,为楚并税,国用太差,二十一世罗缙,贡税入楚,至二十四世万通国亡,家徙襄阳,山居黄龙洞,二十七世利达,世袭被削。二十九世罗文,采地为秦所并。(据《大埔罗氏族谱》1998年修订本附二《罗氏源流受氏世次录》、《罗国一世始祖郐公世系》等文件)
  二、 罗 国究源
  正史记载,罗国以春秋时为盛,但其祖则各地族谱多记源于祝融,妘姓,罗国始祖“安南罗国公”姓妘,与祝融同姓。
  我国族谱始祖多和古代名人、名臣武将,国君帝王相连,即欲说明本族的光荣,用为凝聚和鼓励族人上进心之用,如作者家谱,即记曾氏祖郎国,即受夏时“少康中兴”封国,即曾氏祖为“小国之君”(事见《禹本纪》)。但曾氏第一世定在孔门高弟曾参与名人相连起来。故罗氏亦以国为姓,故定安南罗国公之子为第一代。史家每不相信古史之传说,故民国有“古史辨”一派,言“大禹是一条虫”。以此段历史记载不明,又无考古证据。以当时人类学(包括民族、民俗、社会和文化学等)未兴,才产生这一学派。
  妘匡正为一世祝融61世孙,过程如下。《初辑罗氏族谱序》云:“我社黎公,即祝融氏(黎为颛项子八凯之一卷章长子),颛项帝时为火正,司地,及高辛氏之世,与弟回(即吴回)代为祝融之官,后世以功列王祀,称祝融氏·都于郐。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有祝融圩是也。历唐、虞、夏、商、周五代,处其地者,改称坛姓。”按妘为上古代八大姓之一(郑晓曰: “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赢、姑、姚、坛)(即八个大部族姓,为母系社会残留形态。这样,罗姓祖源即和上古历史联系上了。因为祝融按传说即为颛项帝火正、司地;高辛帝为祝融氏,有封地立国,称为郐(都所在)。而颛项、高辛皆黄帝的后裔,《五帝本纪》云:“高辛于颛项为族子”。“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而“帝颛项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这样,罗氏因妘匡正而与祝融氏相接连,故罗氏祖源为黄帝子孙之一支了。
  具体来说,坛匡正是祝融后妘姓子孙之陇西一支。因该《谱序》续说:“妘姓之后,有迁居陇西者。”即周初又从陇西随周朝伐纣而南调的一支人马。与楚为邻,周封妘氏于此防楚也。
  按罗国附近各氏族部落多为随武王征殷的封国。如庸国(竹山)、隋国(随州)、邓国(邓县)、蓼国(固始)等,且多属蛮族,如南面的楚,自称蛮夷,但与罗同祖。《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卷章生重黎,为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日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又“周文王时,季连之苗裔日鬻熊,鬻熊子事文王……当周成王之时,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枝江), “尽与谱记相同,故可与罗祖并用。
  罗氏与楚同祖,亦见于《罗氏世本序》。序云:“罗氏之先,熊姓也,本楚熊绎之后。初封国于襄州宜城。”两说虽同连系到祝融,但姓有差别,即一为坛姓,一为熊姓,故其间足资考证者殊多,希学者注意焉。如芈(即妳)姓为楚后,称“有熊氏”。而罗姓则以居妘水地,故姓妘,今见《广东豫章书院志》云:“(前八十五世)和伸……与羲氏兄弟,并佐唐帝放勋……迁居坛水之阴,后改姓妘氏。”如是,则罗氏亦可称源为“有熊氏”了。
  总之,罗国以祝融说为主。而亦有以为楚祖被周分封之一支,即罗楚同源、同姓,其后于周封国时,各为子爵,封于群蛮所据地区,分成一小国焉。


附图:罗国立国时形势图


照片:罗氏始祖凌甫公

  妘匡正公于周武王九年南征有功,封安南罗国公,十二年灭商,封为子爵立罗子国于宜城,以国为姓,历廿四世,至前565年为楚武王所灭。卅一世凌甫公仕秦复国,前366年复国于罗,旋迁枝江,历时230年,召集宗亲,并辑家谱,上起祝融,下迄匡正,至今二千三百年,97而卒,葬枝江城北。 (前437一前341)
   (采自《罗氏历史文物》汇编)


照片:豫章始祖珠公

  西汉罗珠(前245一前155)于前192年谪守九江,成灌婴未竞筑城之功,城在南昌几十里六门。植豫章(樟)于庭前,故南昌城并名豫章。宅于西山。三妻六子,分支演派遍我国东南,撰有“诫子孙训”。寿91,他21世孙景显即迁开封祥符县尚德里(566年),即为后来人粤的起发点。
  (采自《罗氏历史文物》汇编)
  
  第二章 罗氏南迁路线考(附图1)
  罗国为楚所灭,已入战国,为楚所迫,一徙枝江,二徙长沙。三迁豫章,已入汉世。生息繁茂,且已分宗,因国灭于楚,子孙失封,分散于江汉之间,或在襄潭,故不只有豫章之盛也,然襄潭支宗,分布西鄂,豫章支宗则向南迁。地理环境较优,子孙尤盛,为南迁之源。兹分述下。
  一、罗凌甫一迁于枝江(前366年)
  罗国迁国记载见《罗氏世本序》,云:“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绞之后,分师涉于彭、罗,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帅师伐罗。……罗逐袭击瑕师,败之荒谷”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避楚难也。”即指此次迁国而言。
  按《左传》,桓公亦记此事,即鲁桓公十三年前(699),楚庄王假道以伐勋、绞二国战于蒲骚,胜之,罗算楚兵,楚子遂虎视汉东。因是有并吞之意,使屈瑕,斗廉领兵伐罗,屈瑕狃于蒲骚之役,持勇自用,轻视罗为小国,兵渡鄢水,行列不整,且不设备,于是罗师郭伯嘉与班公商议,会南蛮人卢戎国之军于鄢水,合兵攻击,遂大败楚师,屈瑕羞归楚国,奔至荒谷林中,自缢而死。原文云:“桓公十二年,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亡。桓公十三年,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仑以听刑。”可与《罗氏世本序》相比较。知“世本序”谓“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未为《左传》所记。
  楚报荒谷之耻,是载于《罗国一世始祖郐公世系》(见《江西罗氏大成谱》)24世万通公时,云:“定王己巳年(前592),楚报荒谷之耻,灭其国。公遂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圩,山林草野居焉。……宗室散处,长子苍噩失国,逃鄙西,合家一十九口,被楚所杀……苍噩次子,随父隐金瓜圩……27世利达逃散川上……28世世正隐衡川铁炉门……29世学……隐逸山林,茅屋蓬户”。30世罗程政时期,周弱秦强,即已进入战国时期,有才,但隐居楚南鸿洞。今地名罗鸿洞。子凌甫,显王时(前334一前321年)佐秦,封益伯侯,即《左传》称:“周末徙枝江”。修《家乘》,即分《罗氏历史文物汇篇》中的罗乘《凌甫公初辑族谱序》。(该序疑后人改过)
  罗凌甫事据《赖、罗、傅联宗大族谱》载称:“恨罗国被楚所灭,计能灭楚者秦也,故事于秦,至周显王三年(前366),秦奉献公爵于上卿,封陇西地为公采邑,公不受,恳秦助兵复国,自楚灭罗至此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复故物,后见罗国在宜城山中偏僻,乃迁于南郡枝江,今荆南道枝江县有罗国之故址。”
  而另一说则认为迁枝江在楚文王时,《汉书》注长沙国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即迁楚文王时已有迁枝江之事。故凌甫复国时,枝江已有罗国故址可依。
  按1998年修订《大埔罗氏族谱》中《罗氏世系溯源及播迁概况》一文,亦主此说,该文记称:“楚武王强迫罗人从宜川城迁往丹阳附近之枝江,为楚国修筑新都丹阳城廓;未几楚文王复丹阳迁都郢,离罗遗民住地枝江较近,……复迫彼等迁至汨罗,称长沙国。”此说似由应劭之说伸引而成。
  后,三世守陇(以罗匡正为第一代计,守陇为33代,凌甫孙)即率家属28人,由枝江迁长沙,《罗姓始祖凌甫公自周以来历代谱系》云:“慎靓王元年(前320),辛丑,领家属二十八口,由枝江再迁长沙,闻长沙府湘阴县东北六十里,亦有罗国城遗迹。殆迁而再迁者欤,今人相传罗姓望出长沙者,此也。……此后长房茂峻承袭“罗候”至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废封建而为郡县,国乃亡。”
  该“谱系”记凌甫公六世罗科屏“仕秦卑都守,历宫御史中丞,七世长孙罗廷荣“仕四川成都太守,转拜御史中丞(始皇九年,前238),八世长孙复任“二世胡亥间,升光禄大夫,官至参军,转拜进爵舍人。”九世维翰秦二世“职掌九卿,曰号九卿公。”十世君用“仕常德府武陵县令(秦末)……生三子:珍、珠、珏。”珍之后,徙居衡州府,珠之后徙居豫章,珏之后未详,女一日娘。即后代均袭凌甫公地位而成望族。
  长沙罗氏由十一世罗珠迁江西而分支。且罗珠一系子孙昌盛,而留长沙一系,世称“襄潭”即襄州及潭州,多分布于湖北、湖南,而南下一支东入江西,即为入粤之源。故“襄潭”一支,据佚名《罗氏世谱序》云:“至周庄王八年(前689),楚文王赀亦徙丹阳,都枝江,号曰丹阳。于是罗又去枝江,徙于长沙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其水日罗汭,今楚人谓之汨罗江,故子孙从其国名为氏。”直至汉初立长沙国,仍存罗县,可见长沙有罗国历史较长,或凌甫迁枝江时,长沙已有楚文王迁罗子立国于长沙也。
  长沙一支按《罗氏世本序》云:“其在襄潭,有罗怀为汉梁王相,后有蒙,仕蜀至广汉太守,蒙后有宪,当晋时,以守巴东有功,封西鄂候。”东出一支,入豫章,为入粤一系之祖。
  按《罗族考源》以祝融为一世祖计,则匡正立罗国已为61世,凌甫复国南迁枝江为91世.孙守陇徙居长沙为93世,由长沙分豫章为罗珠。第101世,入汉代了。
  如以黄帝为第一世(如《赖、罗、傅联宗大族谱》、《广东豫章书院志》等),则至罗匡正之罗国为65世。至凌甫复国枝江为95世,至守陇迁长沙为97世,至珠迁豫章为105世。
  三、罗珠三迁由长沙至南昌(豫章)(前192年)
  《江西罗氏大成谱》载《分迁豫章郡第一世》文称:“始祖罗公,讳珠……君用公次子,郐公(匡正)41世孙,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人。”即由长沙罗君用分出的次子。但《谱系溯源》称: “公为武陵县令君用之遗孤。”君用有三子,和子珍,后代迁衡州府,仍以陇西郡;珠之后,徙居豫章西山,后分豫州郡;珏为三子,后代不详(按大成谱)。但按《大族谱》则珠为“罗氏公谱”中“第40世,天朝公,直翰林学士,生子珠。” 又云:“第41世祖珠,字灵知,号还谟,别号怀汉,高祖时为治粟内史,奉口镇守楚北九江郡。惠帝时,官大司农令,并相国大夫,奉命遂代武将灌婴,带兵三千,来江右继筑新城,环十里,辟六门,告成。国助宝钞五千贯,粮田二千顷。由长沙迁豫章西山,居豫章沟。”
  《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更述“治粟内史至惠帝改称“大司农”,《罗族考源》更记“珠生六子。”《江西罗氏大成谱》记《分迁豫章郡第一世》中更述及“因刚直不容于朝及后出守豫章沟时,蔓植松柏,以示已节,也传今罗汉柏、罗汉松,即公遗名……明万历间,南昌县柏林,置祭田一百卅八号,屋二所,柴山一处,以及因地数段,俱坐落槽坊。其槽坊均系子孙耕种。立户名罗柏宗户,完税纳条兑,除完兑外,余祖仍还柏林宗祠……生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正、祗德、成通,俱傅祖妣所生也。”
  又云:“一汉高祖时,颖阴侯灌婴定九江郡,始筑省城十里许,辟六门。至惠帝三年(前192年),大农来守是邦,始毕其功。郡人张文献德之,祀于北山下。”
  又云:“一世传罗为豫章,盖祖怀汉(珠字)于汉时居豫章沟,因筑城之功未毕,公偕郡人张文献、妹婿石固,继其功,无民劳怨,恪守城廓,遂家其地,手植豫章树(今樟树)①于庭前,戊午七年(前183),避诸吕乱,隐于红崖,景帝二年,薨其地,丁亥三年(按景帝二年为前公元155年,三年为前154年)吴王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灭之。亚夫请建置,以九江郡有新城,系灌婴公之所封,大司农珠公所筑,因大农植有豫章,隶十八邑,请定为郡。”
  按汉高祖即帝位前即命灌婴渡江掠吴地。《汉书.灌婴传》: “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当时江南郡地无城,故灌婴下江南时,即择南昌地建城,为平一说豫树与樟树不同吴越之地的依据,未成北归。罗珠复筑,南昌负江(赣江)临湖(鄱阳),南朝雷次宗已说:“咽握荆淮,翼蔽吴越”,唐王勃亦说:“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县定南昌即此意,为汉豫章郡首县。故名灌婴城或灌城,地即今南昌城东南面,地方志载有十里八十四步周长,六门(南门、松阳、西为卑门、昌门、东北为东门、北门),考古证据为高大夯筑土城。地今称湖坊乡,故罗珠史迹可信,宋苏轼有传,珠亦有留《诫子孙训》。司马光有“像赞”。
  罗珠六子:居厚官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太尉,为用兵丞相,荫袭大司农;次宣礼,诏书台宗正殿大学士,授中书令;三子成为集贤院大学士;四知正,官同上,五祗德同上,濠州路官政,(据《罗氏大族谱》)故后世有说为官者多宗豫章,即因罗珠世代为官,又有六子,故子孙昌盛,为官分散四方。为豫章一支独秀原因,清广东罗氏族谱亦因名为《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即可为证。
  计南昌一脉分派按外省族谱已知有下列各支。分支遍我国东南各省。大致如下:
  1.由南昌北支入安徽(安庆一合肥一宿县入山东曲阜一济南)。
  2.东北支:南昌一武汉一信阳一许昌一安阳一石家庄一保定一北京。
  3.东北支:南昌一上饶一玉山一杭山一绍兴。
  4.东南支:南昌一临川一宁化一连城一福州,中途由宁化分支沿汀江由上杭一永定一大埔一兴宁。
  5.南支:(1)永丰——吉安——赣县 赣州——南雄
      (2)临川——南城——广昌
  从上可见入南雄是由南昌分两支南下,一由永丰南下,一由临川分派南下,同汇赣州,再过岭入粤之南雄。
  但如详细分析则更复杂,即入粤之先,还有曲折的迁徙过程,如入粤前先迁河南省许昌,再直行入粤的。有先入福建宁化,再此南入粤的,还有由赣县东北入宁化,再南入粤的等等。现只谈由南昌入南雄一支情况。
  四、罗景显四迁由南昌迁河南祥符县(566年)
  罗珠子孙在南昌立业后,各代子孙,不停地外迁各省,因为官者多,故每外迁远地。如15世(罗凌甫为一世计起)罗诚任广西谏议大夫(《广西省志》)、18世罗叶镇守郁林,20世罗季实子孙迁居山东,时入晋初,29世罗智友任福建延平府学政等等。至30世罗诚中(即罗诚忠)任江西建昌府军参政、中散大夫,时入梁世。33世罗元朗,陈时迁山东济阳府,历城县居焉。34世,为唐河南陕州道行军总营,死葬长安,名世推,字士信。子罗通,名志为,字照,因避难改为通,世传“罗通扫北”即他。可见历代子孙分支甚广。
  其中30世罗诚忠一支,生三子,长景显,次景哲,三景章。景显因任何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47岁时,由南昌迁汴州河南祥符县尚德里,时陈文帝天康一年丙戌。生万贤、万儒,(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初官时为33岁(固始县)。可见景显一家是定居河南省了。是为31世。子万贤于梁大同二年(536)任开封府。兹将有关景显世系比较列下。
  1.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罗姓始租凌甫公自周汉来历代谱系》中所记。
  以罗乘(凌甫)为始祖一世计:
  罗诚中 30世 罗景显 31世
  罗景哲 31世
  2.按《江西罗氏大成谱》中《分迁豫章郡第一世》中所载:
  以罗珠为始祖一世计:
  罗诚中 20世 罗景彦 21世
  罗景哲 21世
  3.按《罗氏考源》中
  以祝融为一世祖计:
  罗诚忠 1 1 8世 罗子元 119世
  4.按《罗氏大族谱》中所记。
  以罗匡正为第一世祖计:
  罗诚忠 58世 罗子元 59世
  5.按《大埔罗氏族谱》(1998年修本)中:
  以罗珠为一世计:
  罗成中20世景显 景朗 21世
       景哲 景章
  由32世万贤历梁、陈、隋至唐咸通四年(863)迁江西吉安前,凡十三世。情况如下:
  32世罗万贤,536年生,任开封府,生元佑、元杰。(梁代)
  33世元佐,564年生,生世隆、世昌、世兴三子。(陈代)
  34世罗昌,606年生,子:志安、志泰(隋代)。
  35世志安,625年生,子:环、琼(唐代)。
  36世环,647年生,子:有学、有道、有德(唐)。
  37世有道,680年生,子:恒(唐高宗)。
  38世恒,701年生,子二:宏政、宏猷(唐)。
  39世猷,723年生,子:绍刚。(唐)
  40世绍刚,745年生,子:周匮。(唐)
  41世周匮,767年生,子三:仪英、仪真、仪像(唐)。
  42世仪英,788年生,子三:天推、天垂、天桥。(唐)
  43天推,810年生,子:崧。(唐)
  44世崧,831年生,子:寅。(唐)。
  45世祖寅迁江西吉水县。以上世系次序是凌甫一系计,即以凌甫为第一世算起。罗珠为十一世,(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
  五、罗寅五迁由祥符里迁江西吉水县(863年)
  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续源流考》文,罗氏45世罗寅,字寅菴,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丁卯,唐宪宗咸通四年(863),癸未,由尚德里迁回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仙井乡,五年(864)甲申,十八岁,生子袍。
  罗袍为46世(以凌甫为第一世计),字德称。生于唐宪宗咸通五年(864),甲申,唐禧宗文德元年(888),戊申,二十五岁,官都御史参军,辅夫政,兼左丞相。配九妻:萧、吕、李、邱、黄、杜、刘、朱、吴氏。生十四子:仁通、羲通、礼通、智通、远通、近通、应通、达通、胜通、明通、中通、安通、汉通、臣通。
  罗袍发迹后,掌握军权,即由吉水县仙井乡迁居抚州府,是为六迁。时为文德元年,即罗袍长大至25岁,即迁临川,居吉水县20几年。
  六、罗袍六迁由吉水县迁抚州府(888年)
  罗寅45世迁居吉水后,生下罗袍,袍长大后,25岁即官都御史参军,即由吉水县仙井乡迁居抚州府、临川县、安宁里居。后再迁建昌府、南城县、磁龟居住,终葬抚州府,宜黄县、崇贤乡,十一都,黄坡、象山。
  罗袍为凌甫46世孙。随父居吉水只20年。 据《东莞槎滘罗氏族谱》,罗袍称“罗抱”,谓:“抱公隐于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滕溪乡,娶九妻,生十四子。”即为退隐之策而迁居者。因乱世为官至不易也。《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云:“一世,彦怀翁(即彦環),承远翁(即应通)之子……翁之太祖西山翁(即罗寅)与其少子迁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定籍为豫章。”即指47世罗寅偕罗抱由河南开封迁吉水县事,亦为避祸之措施也。其后抱公再迁抚州府临川县也。
  七、罗应通七迁由临川县迁回祥符县尚德里(925年)
  《槎滘罗氏族谱》云:“抱公……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县,有孙彦环公,乃应通公长子。”应通为罗袍第七子。
  47世孙为罗袍七子应通。应通生于唐熙宗天佐二年(905)乙丑,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乙酉,二十一岁,由江西临川县安宁里又迂回祥符县尚德里,配王氏,生子:环、玮、是为七迁。以作宦游。
  迁回开封原因即以此时宋室将兴,故不用南迁避祸,反而北迁以求发展,例如他的长子罗彦环即为一例,《槎滘罗氏族谱》云:“有孙彦环公乃应通公长子,佐宋太祖开国功臣。“即可知北迁时为家族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按彦环子孙为官者亦不少,如其子元祜(49世孙),即为一例,年少即加封为建国大将军,诏封世袭锦衣卫之职。
  彦环,一作彦怀或彦環,疑皆一人,因所记事相同也,各谱抄录时手文之误。
  八、罗彦环八迁由符祥上德里入南雄珠玑巷(960年)
  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云: “四八世,环祖,字彦环原名“環”, (别谱有作环或環、懁),名威,号宝北,别字南庄,生于后晋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年)丙申,至后汉帝刘成祐乾祐三年(950年),庚戌,十五岁。同赵匡胤、张光远三人,同侍后周郭威,打烂御勾栏,踢死美女,后汉隐帝刘成祜访捉不获。后三人同侍后周郭威,世宗柴荣帝显德元年(954年)甲寅,官御前校尉少卿。后因陈桥驿安寨,众皆大变,彦威抽气挺剑,厉声不允者斩,高呼百官皆复。宋太祖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御前忠勇太尉翊郎。由河南尚德里,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沙水村。配赵、朱氏,公二十九岁,生元祜。七代罗贵,迁南方作始祖。”但《槎滘罗氏族谱》作乾德二年(964)甲子。
  此条未说明南迁原因,幸而在《槎滘罗氏族谱》记称“有故”。原文云:“应兆……官至忠翊郎,授御前干办,从太祖渡江讨叛之后,于乾德二年甲子,有故,自祥符上德里徙于广东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巷辟为居,时年已二十七,乃生先祖元祜父子,并力恢张堂构。”这里“有故”是指与丞相王薄等有隙,自行退隐南边之意,但《台山海晏罗氏家谱》所记略有不同,记为“于乾德二年,有故,遂随翁(承远)迁居南雄府……父子二人,创立堂构,辟土居焉。”即说应兆是同父一起迁居的。应兆父为应通长子,故同他归隐之心一致的。应兆顺父意避居南疆,示不为国用,专心经营家园也。
  总之,罗氏自罗国亡灭开始,其族人南迁部分,历八迁而入南雄珠玑巷者,得总结如下:
  1.罗国灭于楚庄王后,子孙四散,前366年,罗凌甫复国枝江为一迁。
  2.凌甫孙罗守陇迁家于长沙为二迁,时为前320年。
  3.凌甫十一世孙罗珠由长沙迁南昌(豫章)于前192年为三迁。
  4.凌甫三十世孙罗景显由南昌迁河南祥符县于566年为四迁。
  5.凌甫四十五世孙罗寅由祥符县上德里于863年迁吉水县为五迁。
  6.凌甫四十五世孙罗寅由吉水县迁抚州临川县安宁里于888年为六迁。
  7.凌甫四十七世孙罗应通由临川县迁回祥符县于925年,为七迁。
  8.凌甫四十八世罗彦环(怀、環)由祥符县上德里于964年迁南雄珠玑巷为八迁。
  (以上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
  按应兆据《康乐谱》云是本名宝兆,因旧谱纸烂字迹不明,错抄成“应”的。《槎溪谱》则说“原字宝兆,字应北”。而以上所本皆多出自香港罗氏宗亲会出版《豫章罗氏源流考》一书,但书中多错字,故应加注意。《康乐谱》云:“南雄始祖系宝兆,今广东冈州葫底谱载应兆者,乃年远谱烂误写矣,通谱兆并为一也。”


附图:豫章罗氏子孙入广东南雄路径约示图


  第三章 世居(七代)珠玑巷之罗氏(附表1)
  一、梅岭驿道与珠玑巷
  珠玑巷是一条唐代以来的南北交通古驿上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起源于有一条宽而直的街道,长达1500米,宽近5米,现代是由卵石铺砌成路面的大道,在南雄城北约9公里,并伸延入群山之中,通去梅岭。古称“梅关驿道”,为中原与广州交通最主要的道路,笔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梅岭仍然是一条繁荣的商路,江西南下土特产和北运的洋杂货,敌伪区和内地重要商品交流孔道,故很繁忙,担夫一帮帮地挑货过岭,珠玑巷就是必经之道。沿途还很热闹。如由珠玑巷北行即入山区,距珠玑巷9公里处又有中站,即大余县至南雄的中间宿站之意。古名梅鋗城,汉将梅鋗设关固守①,商道发展后,成为客商宿站,故名。其北即为小岭,今镇政府在此,有如沙水巡司与珠玑巷关系,一政一商,与珠玑巷同为三日圩,珠玑巷为三、六、九,小岭圩为一、四、七,使商贩能日日赶及,场贸易之故。街道也是河卵石砌路面大路,今称梅岭镇。再上山路9公里,即到古关梅关。其岭名大庾岭。今公路只到梅关,即转向小梅关过岭入大余。因上岭太陡之故。
  按梅锅为番君别将,番君项羽封为衡山王,都邾(江夏),后又夺其地,改名番君,刘邦为帝,诏封长沙王,故梅鋗得地浈水。 《新语·人语》云:“项羽封鋗为台候,食台以南诸邑……其后沛公……复封鋗为广德十万户”《吴越春秋》亦记:“阖闾子孙避越岭外,筑南武城,后楚灭越,越王子孙,避入始兴。”梅锅即越王子孙一支,《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云:“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即指此支。台岭即梅岭,已分演成公路边的中站,和仍应名梅鋗城(在北)的中站,和以宿站(唐代以后)为主的中站圩三部组成,笔者曾找汉迹二次,终不获。但据《直隶南雄州志》 (清道光)云:“周末越人徙此。”亦持此说。古代带货物过岭,由大庾县上岭30里,下关至珠玑巷再走50里,正好一日脚程,故珠玑巷成为驿站。但一遇事阻,如大雨或起程时间不早,则每天黑过关,交通不便,故必要有中站作为补充宿站,以利休息和补充过岭工作。故虽名中站,实为小镇,人口千人以上。旧传台城实明建递军所址。
  梅关故名“秦关”,即秦时开辟入粤新道一支。说唐张九龄开是修建此道,以利交通,不是新建,而是扩大修平,适应当时南北运转量大的需要。称梅关一说是因梅鋗建关于此得名,其实梅镉建关是在中站梅鋗城处①,一名台关,以梅封台得名。后人沿山广种梅树,故俗称红梅岭。按秦军南下,按《淮南子·人间训》为50万,分五支,一支为即:“一军守南野之界”。南野即南壄,说文:“野”即“壄”通“埜”,为汉代豫章郡末县,埜为密林山地,可见当日南埜县是个山林边区,与今天光秃情况不同。此县已入南雄盆地范围,不以大庾为界了。故秦建南海郡,即要开新道通粤,《史记·两粤传》云:“南海辟远,恐盗兵侵此,吾欲兴兵绝新道……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这里的“新道”据师古证日:“秦所开越道也。”这些新开的通粤大道当为入侵南越地的通路,必以上述三关为主要关隘,作为攻防重地,其中阳山关在连江上游阳山县,湟溪关在湟溪,今连江入北江口处。可见赵佗封的关口也是秦军南下的新道。故汉武帝灭南越也走这二条新道的。横浦关旧说在大庾岭上,即今梅关,近不少学者视为水关,即沿峡谷口设关(见梁国昭等教授),故横浦关在墨江入浈江处,并已有发现1000米。秦汉城址,北、西临江、东南有濠沟为护,城内有4米望台,故楼船将军于南雄盆地伐林造船,故一军最早攻下番禺。而学者多谓其实横浦关为浈江水系之源头。墨江地处始兴县城,从清化上游北注浈江。即上说不当。而今南雄凌江,亦有杨历水之称。在大庾山区公路亦通杨历岩,皆传说为汉武楼船将军杨仆经过之地。即指杨仆一军以南雄盆地为聚军集粮造船(楼船)南下据点。故汉代南荃县管辖至此。和汉桂阳辖下至曲江县相邻。浈江在始兴南雄间即一片山地所隔,浈水一入南雄即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为粤北山区一天然盆地,历来战争不到的避难良区。故名雄州(南汉名此),宋才称南雄,以别于北方雄州同名也(971),故南雄置县迟到唐代才建为浈昌县的。而珠玑巷因早已为南北通途,故成巷早在唐代已出名,历史已记。《新语.地语》:“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按此处屈翁用南雄敬宗巷是后人用语,唐时为浈昌县(684),梁、陈为安远,前至三国为始兴县地(263)),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825),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
  南雄一名据《舆地纪胜》: “盖以其控轭群蛮,襟令两粤,杰峙于一隅”而得称。的确,《方舆纪要》亦说:“州以雄名者,盖控带群蛮,总汇百越,岭南气息,仰此一州。”历代大乱,少扰南雄,如吴征兵于越,越妻送夫,止于仁化夫溪,起陆30里,至于城口,赵佗建以防汉(笔者考察多次,古书所记为“城”,不确,只一城关,有如梅关,闭关路断而已)。下汝城即有船可上长沙,故不接南雄;此处为丘陵谷地,无城,《新语》只说“筑城以壮横浦。”胡居安《仁化县志》亦只说:“城北尚存,勒‘古秦城’三字,1945年笔者所见,只一温泉及城关,并无住民的城厢可见,只有城门一座而已。至秦时,梅锅经营台岭,以保子孙(他是越后代),可见南雄为避祸之所;再至东汉马援征交趾,动员湘桂、粤西兵力,不扰南雄;降至晋代,卢循北上亦不扰南雄,晋代韶关不少晋墓砖刻文与广州相类,表示为一和平安定商业兴隆之地的吉祥语,计由三国建为始兴(263),表示吴国开辟南疆之意,到梁、陈更名安远县和郡,表示六朝北人南迁,安置于此,由县而立郡,即日趨重要了。入隋更改入南海郡辖地,表示经济开发。唐黄巢起义,亦由桂、湘,不扰南雄,北宋末,金人追隆祜太后至赣州,当时估计过岭避难仕人不少。如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绍兴三年(1133)三月癸未年:“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上数诏有司给其廪禄。”但静江府许中却不给。说:“中言;”本路(广南东、西路)诸州赋入微薄,诸禁案寄居官毋得居沿边十三州郡,见寓者,皆徙之,仍毋给其禄。”可见南雄宋时仍为仕人避难之区。
  但是由于唐开岭道,又成南北交通要途,故珠玑巷由村成镇,如唐代仍称敬宗里,入宋即设沙水驿(1208—1224)。商户达1000家以上,今成珠玑镇所在。建治于沙水圩。境内如牛田坊即有58村之多。今天全镇人口达3.2万,面积为179平方公里。珠玑古巷已成省游览点,建设一新。文化淀积又可见于珠玑话的形成。唐开岭道是在开元四年(716),相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云:“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幽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远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初,岭东路废,人苦峻极,行径寅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嶪栽(栽字上面加上边旁‘山’),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元。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而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而粤人绵力薄财,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臻兹乎?开元四载(716),冬十有一日,俾使臣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饮冰载怀(有作矢怀),执艺是度,缘蹬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岁已农隙,人斯于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锯耳贯胸之类,殊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砥,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几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虑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一隅何幸,二者尽就,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玄泽寝远,绝垠胥泊,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来裔,是以追之琢之,树之不朽”《张曲江集,卷十一》。
  按此文,则有下列可注意,非通路始使路成北南通衢也,列如下:
  1.此路修通乃利用农闲时期抢修。
  2.此路是修险、筑平,故费时不多。
  3.修路是因当日唐代外海交通,商业繁荣所需,而道路失修,不利交通之故。
  4.此路当日是京师,江淮广大地区要求大量舶来品内输而引起修路。
  5.这条路早已有之,长期失修,为行者所苦,有必要修筑。
  从地理位置看,梅岭关是雄关,西侧峭壁高而东侧低,两山之间为一峡谷,沿古生代变质石英砂岩所成,裂隙多,故在此山峡辟开筑路,是最有利地点,故防御能力比东面小梅关,仁化城口关要强,如城口关,关西侧岗高数十米,坡度不陡。梅关则两侧峭峻,计自大余(南安)过岭入南雄城120华里,为一天脚程,如有宿有息,则此为过岭捷径也。今关楼及砖切路是宋建(1063),东西横截峡口,高5.8米,宽6米,关J J两3.55米,内宽3米,南北厚5.5米。城上关楼已毁,只余痕迹,向北门上有“南粤雄关”石刻,南门有“岭南第一关”匾额,用砖石结砌向成,关口路面亦如之,免雨季泥泞之苦。关口外有碑,上书“梅岭”二字,字径达1.1米。可见梅关宋、明也修过的。即古来为南北通道之一。中站以下田地渐多,南山水可行舟和竹排了。
  二、古巷“珠玑巷”即唐敬宗巷地
  据陈摩人等教授研究,张家世系见于《新会清河族谱》,谱中记有《喾祖遗言》:“古冈州全紫厢韩屋桥张喾,始系南雄敬宗巷孝义门,唐进士张辙翁之玄孙也。七世同居,不异房屋,宝庆元年(825),国闻孝义,赐珠玑绦环高祖兴。后因避敬宗庙号,改敬宗巷为珠玑巷,”并记张兴世系:
  1.兴子三:迪、原、盛;2.原子一:昶;3.昶子三:廷泽、廷范、廷彦;4.廷泽子一:喾,喾与二叔廷范辞官居冈州,买韩屋桥韩文英屋三座居住。子三:荣(915生)、华(917生)、昌(919生)。
  七代同居据陈摩人等查证新会《张氏族谱序》、《开平乡土志》,张昌为张九龄十四代裔孙,“七代同居”计如下:
  1.张辙,唐进士,第八世;
  2.张兴,第九世;
  3.张迪、张原、张盛,第十世;
  4.张众(昶),第十一世;
  5.张廷泽、延范、延释(廷彦),第十二世:
  6.张喾,第十三世;
  7.张荣、张华、张昌,第十四世。
  十四世张昌即今天称“张昌故居”一代。有学者认为应称“张兴故居”为宜,因家业由张兴而兴,获朝廷赐珠玑条环,并改敬宗巷为珠玑巷之始祖云。故珠玑巷唐前已有之。 如是,珠玑巷始于唐825年,张兴始名。
  张氏入南雄五世祖张纲(据《南雄族谱》记为隶英),六世名和岱、七世张行、八世张彻.九世为张兴,故如表扬张兴为“七世同居”则十世以后,已见分派,不宜列入“七代同屋”之孝行者矣,如此只能得5—9世共5世同居,又缺了两代,或张兴有子而张纲有父同来。
  此外,沿驿仍有唐代器物发现,亦证此道之古也。如罗田即发现唐代铜镜,即为一例。宋代文物,今上罗田村东南仍有残存废塔,据考证为残存宋塔,现只存4层。
  珠玑巷内古迹仍存元代石塔,1945年笔者查访时尚斜放四石柱路亭角上,古井口出露(口宽1华尺),今复置古井口上(相传胡妃投井死此),为七层八角形花岗岩刻佛像塔,原石刻出(实心),高3.5米,底层刻有“南雄同知孙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记”字样,为我省唯一有记元塔。1—4层塔身刻浮雕佛像,第五层却呈椭园形,六、七层呈柱形,塔顶呈葫芦形,现已重建塔亭保护,列为省重点文物单位。距宋亡33年。
  珠玑巷古代经济繁荣还表现在成镇早在北宋,称“沙角镇”,按唐、宋立镇,条件有三,一为人口众多,二为有钱粮征收,三是位当要冲,可见珠玑巷入宋已达此要求。文化上亦已有沙水寺的建立。而珠玑话的形成,更显示珠玑巷已在文化上已有所淀积,在距县城只有约9公里地,即能形成与南雄城关话不同珠玑话,显示珠玑不只是经济中心,而更一文化中心,有千年时间始能淀积而成。故在文人记述中,也可为证,如宋余靖《武溪集》: “沿汴绝淮,由堰道入漕渠,溯大江,渡梅岭,下浈水,至南海之东西江者,唯九十里马上之役,余皆篱工楫人之劳,全家坐而至万里。故之峤南虽三道,下浈水者十七八焉。”
  但此种情况是全国经济中区转迁的影响,汉时南北交通,自京师西安,出两湖,以潇、湘i!水入粤之广信,再以合浦、徐闻为外港。但汉以后,京师东迁于洛阳、开封,南下主要城市,亦由广信而东迁广州,故京广一路亦东移至洛阳开封入淮,出豫章,过岭,由浈水而下广州了这是和全国经济区东移有关,并非梅岭开道所致。
  珠玑巷之兴隆当与梅岭道繁荣有关,但珠玑兴起则与其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关系至大。其驿站和设镇之重要与当时行政上规划有关。而规划选定珠玑亦与其所处环境有关。今珠玑巷外,即一片翠绿田畴,农地大片,显示珠玑农业的兴旺,这是成镇立巡司的基本条件。因人口集中,圩日上万人的供应,不能靠外地运来,故珠玑四周农业兴盛,至关重要。如即在山区中站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肥沃冲积平原,阔处达1000米,这是沿石灰岩溶蚀出来的谷地,故沿途有钟鼓岩、金龟石、-5套石等峰林石山排列成带,长10公里。沿南山水两岸的冲积平原也是南雄盆地中主要冲积平原。计由大庾岭流下山沟,平行流入浈江的小河即5—6条之多,古代梅岭是林区,水量充足,沙水驿即可行舟。不似今天要在山溪上游冲积平原建成水库,淹没平原水田,并引入珠玑镇河岸两侧台地,灌溉田地。如横江、罗田水库等。台地由红色岩层(白垩纪地层,产恐龙化石及恐龙蛋)所成,含钙质的泥质页岩,易风化成肥沃土壤,最宜黄烟、银杏、风栗、番薯、大豆、西瓜、花生,较高山丘则有利于油茶、松、杉和毛竹的生长。这里河谷、台地、低丘、低山的层状分布地势,向北大庾岭升高,成立体农业生产格局,使珠玑巷得成农业冲心地区,为珠玑镇工商发展服务。在古代山林未伐,更多鸟兽、木材,故成为各地仕人避难隐居地点。如珠玑巷罗氏家族,即在此地开家立业,卖田甚广,今天仍保留有“上罗田”、“罗田”和罗氏兴建的水陂头水利措施,如“罗陂”等地名存在,据各地族谱,不少记载当时定居珠玑,每因“山水之美”,即可以开家发业之地。不单是罗家一族也。如新会苹岗《宋氏族谱序》云:“讳开字,字肇雄,号庚锋者……孝宗时,随其父莅任广东保昌县署,日与士大夫游,悦其地山水之清秀与风俗之勤俭,爰卜筑珠玑巷内,以长育子孙。”故只凭地理环境优越性,即可吸引移民迁入。远在广州后代也每迁回祖居。族谱记其祖迁入最早,有花县平山《江氏族谱序》记其祖于西晋末已迁入。故一般自南雄迁出之氏族,多是已居珠玑巷七八代人,不独罗贵一家也。
  故郝玉麟《广东通志·古迹》记有沙水驿在沙水镇,宋嘉定四年,知州邹孟卿汉节亭改建,十三年知州孙宣修,保昌令传烈记等语,可见珠玑巷或早在汉时已为民居点了。
  新编《南雄县志》1996年版亦称: “梅鋗城,位于南雄城北25公里的梅岭镇中站村,该城座北向南,总面积约3.2万方米,梅关古道穿其中。”又称:“尚存城基长约25米,用青灰色磨石叠砌筑成……城北墙脚下有东汉墓。”按《直隶南雄州志》:“越王腧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从,至梅岭家焉。”意即指此。按墙压东汉墓,显非汉迹,而历代建置,此城明代为递军所,故由南安与南雄两府合建,清代仍名“红梅巡检司,建署其中(1737)。但说明梅岭驿道之重要性,设军驻守。
  汉京西安,东汉迁洛阳沿淮下江,再溯赣水过岭,较沿西汉入湘古道为近,六朝都南京入粤更以梅岭道为主。716年张九龄凿开岭道,长20丈,高10多丈,即沿山坳扩大过岭路面,并种植梅、松(如1063年即再补种),修路1446年大修岭道90余里,古松夹道,清代名为“官道虬松”胜景,明代沿道开街七条(珠玑、石塘、里东、灵潭、中站、火迳、小岭(今梅岭镇),以应日行数千挑夫、行客之需。
  三、世居珠玑巷罗氏六代情况
  按《槎滘罗氏族谱》(暨南大学罗晃潮教授藏本)载乾隆丁亥十三世孙罗大超《重修家谱小序》中有云雍正时先兄却非至抚州任职,过豫章,因得《江南古谱》,即编录“罗氏远早源派”一节,记如下:
  1.彦壤(与豫章书院志称环不同):
  “原名環,原字宝兆,字应兆,乃通应公长子,侍都御史,讳袍,字德称。公之孙,袍公隐居江南抚州府临川县滕溪乡。袍公娶九妻,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县。公分自河南汴州,乃南雄珠玑始祖,佐太祖开国功臣。子一:元祐。”
  “元祐:初授镇海大将军,敕授镇国大将军,子:文达、文启。”
  “文达:国子监助教。一子:纯福。”
  “文启:岁贡生。二子:纯义、纯德。”
  “纯福:二子:大隆、大昌。”
  2.《槎滘罗氏族谱》又载“南雄府六代”一节,录如下:
  “自应兆祖乃于乾德二年迁南雄府,贵祖绍兴元年南迁,共计二百四十余年。”
  “应兆祖乃于乾德二年(964)甲子,自祥符上德里徙居南雄府,开六代之始祖也。”
  “元祜祖,应兆公之子。文达祖,元祐公长子;文启祖,元祐公次子,纯福祖,文达公子;纯义祖,文启公长子;纯德祖,文启公次子。大隆祖,纯福公长子,大昌祖纯福公次子。维统祖,纯义公子;维业祖,纯德公长子,维基祖,纯德公次子;士杰祖,大隆公长子,士良祖,大隆公次子,士忠祖,大隆公三子;弘举祖,大昌公长子,弘达祖,大昌公次子,梦祯祖,维统公长子;梦祥祖,维统公次子;锦章祖,维业公长子;锦文祖,维业公次子;锦源祖,维业公三子;富祖,维基公长子,贵祖,维基公次子。字天爵,号琴轩,配妣金氏、田氏,自南雄府南迁,奠居葫底里。开我后人亿万世之始祖也。”
  以上记应兆祖在珠玑巷居四代,未有外迁记述。第五代开始,已有南迁,如纯福次子大昌之孙,即向南迁入南海,为湖涌罗姓始祖,与罗贵为同时南迁的堂兄弟。上纪漏“锦衣祖一代”,锦衣是维基祖独子名锦衣,锦衣生二子,才是富和贵,贵为维基之孙,属七世。(据22世孙罗晃潮教授注)。
  兹列表明之:
          1士良一贺
  纯福公长子大隆一2士杰一贡、赏
          3士忠一贽、贤
  纯福公次子大昌一1弘举一赓、贺(原字上面三个‘力’下面一个‘贝’)
  (贺字公协,更名为寅,为南海湖涌始祖,讳湘灏其后裔也)
          2弘达一宾
  纯义公派 维统一1梦祯一宝、实
          2梦祥一贯
  纯德公长子维业一1锦章一赞
          2锦文一资、质
  (资花县擢桂坊宝鸭湖祖,质肇庆府开平县河村祖)
          3锦源一贞
  (贞为南海罗村祖)
  纯德公次子维基一1.富
  (锦衣世袭锦衣卫,富南雄府庠生)
          2.贵
  (字天爵,号琴轩,原名以达,南雄府廪生,祖主奉葫底本源堂。九子:清 之、慎之、辉之、光之、 曦之、温之、淳之、绍 之、信之)
  (据近人罗晃潮教授指出维基生锦衣,锦衣生富、贵,此处有误)
  3.有关开支立业记述。
  (1)据《番禺康乐罗氏族谱》载入南雄一世彦环(即瓌),补充如下:
  “官拜御前校尉少卿,至宗训太子幼年,初登龙位,时恭帝元年(960年)庚申,匡胤出师征蛮,兵至汴城,今河南开封府也。城东北外四十里,土名陈桥驿安寨,众皆大变,拥匡胤入宫,责丞相王薄草诏,不允;又责范质,不允、彦怒气挺剑,厉声日:“不允者斩。”时王薄草诏天下,范质高呼,百官皆优。是年宋太祖赵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拜御前忠勇太尉忠翊郎。自从宋太祖渡江讨叛之后,与丞相王薄,范质等忆见复周旧迹,稍有形迹,屡求迁徙,时宋太祖匡胤乾德二年(964年)甲子,由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尚德里,迁于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辟土为田,作宅居住,配妣赵氏,诰封温恭慈淑夫人;次配朱氏,诰封恭惠慈孝夫人,是年二十九岁,生一子,名元祐。父子二人,并力恢张,开传七代,至贵祖又徙南方作祖也。彦璋祖、彦瑨祖,仍住河南开封祥符县尚德里。”
  又说: “应通三子,次季两男(即指彦璋、彦瑁)仍在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而居。”
  康乐谱与《台山那马罗氏家谱》所载不同,那马谱把应兆列为彦瓌子,应兆生子元。又与《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载锦裳公生子:贵、赉、实、贯、宝不同。实、宝为梦祯所生,贯乃梦祥之子。
  康乐谱又称:“瓌祖生于后晋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丙申。”
  (2)据《书院志》①记二世元祐祖情况如下:
  “字平稳,生于宋匡青乾德二年(964)甲子。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壬甲,九岁,诏封荫袭父基镇海将军。宋太祖匡二帝兴国五年 ①《书院志》即《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简称。(980)庚辰,十七岁,加封镇国大将军,诏封世袭锦衣卫之职。配湛氏,王氏夫人,生二子:文达、文启。”
  《康乐谱》①则“二帝”改为“羲帝”, “锦衣卫”改称“锦衣侍卫”。又“配妣湛氏,诰封懿德夫人;次配诰封贤孝夫人。”
  (3)三世文达祖按《康乐谱》云:“号南兴,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南雄府附生,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霍氏,生二子:一纯福、二纯绿。”
  三世文启,号云客,号南庄,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辛卯。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兴化府蒲田县教谕。配妣区氏孺人,生二子:一纯德、一纯义。
  (4)四世纯福祖,据《康乐谱》云:“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已酉。配妣袁氏。授世袭锦衣卫之职。生二子:一大昌、二大隆。”
  四世纯禄祖据《康乐谱》:“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壬子。”
  四世纯德祖据《康乐谱》:“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癸丑。配姆袁氏,生二子:名
   ①《康乐谱》即《番禺康乐罗氏族谱》此谱较佳,故用为主。维业、维基。”
  四世纯义祖据《康乐谱》:“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戊午。子一:名维统。”
  (5)五世大昌祖据《康乐谱》: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癸酉。生子二:一宏举、一宏远。
  五世大隆祖据《康乐谱》:“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乙亥,生三子:一仕杰、二仕良、三仕忠。”
  五世维业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辛未,授世袭锦衣卫之职。生三子:一锦章、二锦文、三锦元。”
  五世维基按《康乐谱》:“字仕广,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福州府、古田县宣教儒林郎。配妣龚氏,诰封淑德宜人。生一子:锦裳。”
  五世维统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生二子:一梦祯、二梦祥。”
  (6)六世宏举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乙未,生子二:一赓、二胁。”
  六世宏远祖《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祜三年(1058)戊戌。子一,名宾。”
  六世仕杰《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乙亥,生子二:一贡、二赏。”
  六世仕良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壬寅。生一子,名贺。”
  六世仕忠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生二子,一贽,二贤。”
  六世锦章祖按《康乐谱》:“名盖,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南雄府学廪生,举进士,任广西制付史。生子二:一资、一质。”
  六世锦文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生一子:名赞。”
  六世锦元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生二子:一贞、一贷。”
  六世锦裳祖按《康乐谱》:“字经世,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官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温氏恭人,生二子:一贵、一赉。又生一女,适梁门,婿名国,字乔辉,系南雄府廪生,宋徽宗重和元年(11 18)戊戌科进士,任兵部职方司。”
  按《书院志》则说温氏生子五人即: “贵、赉、实、贯、宝”本书不从此说。
  六世梦祯祖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甲辰。生二子:一贲,一宝。”
  六世梦祥祖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生一子:名贯。”
  (7)七世赓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戊午。”
  七世协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癸亥。”
  七世宾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丙寅。”
  七世贡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庚申。”
  七世赏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甲子。”
  七世贺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丁卯。”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戊辰。”
  七世贽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四年(1089)己巳。”
  七世贤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八年(1093)癸酉。”
  七世资祖按《康乐谱》云:“字耀桂,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甲子,甲午科举人,乙未进士,生三子:一锦、二章、三岳。二孙,一思本,二思修。徙居广州府番禺县而居之。”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孙徙居广东肇庆府、开平县平山村而居之。”
  七世赞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二年(1087)丁卯。生一子,名逮,住顺德县大良而居之。”
  七世贞祖按《康乐谱》云:“字贞夫,号梅石,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后子孙徙居广州府南海县罗村,鹅湖乡而居之。”
  七世贷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孙徙居,未见开载。”
  七世贵祖按《康乐谱》云:“字以达,别字天爵,号琴轩,生于宋哲宗元祜元年(1086)丙寅。系南雄府学廪生,赠吏部尚书,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南雄金氏,生五子,一清之,二慎之,三辉之,四光之,五曦之。金氏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己酉,安葬珠玑蜜筒山,是年八月下浣,时有皇妃,貌美性淫,匿在珠玑巷,黄贮万纳为宠妇,改名张氏,无人知觉。于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冬月,时因家人刘庄,背离逃走,扬泄机密。于宋高宗绍兴元年辛亥正月十六日(1131),在珠玑巷起程,三月十六日,至冈州大良地面。幸遇土人龚应达接待数天,会同赴县立籍缴引。蒙准批增立图甲,以定户籍,开辟新土,结草为屋,种蔬日食,随时度日,父子努力恢张。公是年四十六岁,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辛亥八月十六日,又娶冈州田氏,生四子,名温之、淳之、绍之、信之。共生九人,建造泥屋,两进五间,横过十间。另四廊坐癸向丁,兼子午三分,住冈州大良古葫甲,今新会蓢底也。田氏大婆与贵祖合葬凤果山,土名蚁仔冈,坐艮向坤兼寅申,向西海为明堂,向对岸三州山为后案,后倚西樵山为屏障,附近草尾大江圩为来龙脉,坐落三水县凤果村前山,名蚁仔冈。本山泥坟三个,上护领一字灰沙基,下两层灰沙园台包金兜唇也,新会葫底祖祠,坐乙向辛兼卯酉之原。村前琴轩公之堵墓,乃坐乙向辛兼卯酉,土名凤眼冈,乃葬牙发指甲衫各物也。火旺丁财,金、田二位恭人,共生九子,四十七孙,十一位仕郎。”《书院志》云有育子良之。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字以富,别字财广,号淡轩,生于宋哲宗元祜七年(1092)壬申。南雄府学士,徙居广东南海县湖涌紫洞乡而居之。《槎滘谱》以赉为罗贵长兄。
  七世实祖据《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年(1086)丙寅。生三子:一震之,二良之,三朗之。惟三祖住址,未见开载。”
  七世宝祖按《康乐谱》云: “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生一子:名谅之,徙居何处,未见开载。”
  七世贯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丙子。”
  (8)罗贵南迁前入广子孙情况。
  罗贵是约同乡里97人,一起南迁而著名,但在罗贵南迁前,即罗氏珠玑巷本家,亦已有不少同辈或长辈南迁,举列如下:
  ①《康乐谱》载罗袍九妻十四子,其中七子应通,八子达通后代皆有子孙入广。
  ②上谱还载罗袍(抱)第八子罗达通祖第三子罗芰由宜黄迁广州肇庆府高要县,裔孙罗孟郊迁兴宁县(嘉应州)。
  ③《康乐谱》还记载与罗贵同辈的兄弟亦有自行南迁的记载。如记罗贵堂兄乙未进士(11 15年)罗资徙居广州府番禺县居住。罗资亲弟罗质子孙亦有徙广东肇庆府开平县平山村居住。罗质堂兄罗贞子孙亦分支广州府南海县罗村,鹅湖乡居住。罗贵弟罗赉亦迁南海县湖涌紫洞乡居住等等
  因此.罗贵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的,即本家已早有南迁移民在番禺、南海、肇庆一带居住,对当地情况亦有所了解,故南迁时,虽然时间上匆忙,但是并非全无接应亲朋戚友的。


附图:罗彦环至罗贵珠玑巷七世简表

 企生公后裔,崱公十三世裔孙,珠系四十七世昭远公,名世,行七十三郎,万公次子。原籍江西吉水熂下,后徒福建宁化石壁。公任福建安溪县尹,解组后游粤东,见兴宁山川秀丽,遂举家迁居兴宁大坪洋田社下,为大坪罗氏开基一世始祖。发派友明、友亮、友忠、友绅、友臣、友信(居博罗)六大房。历传垂今二十二至二十四世,裔居广东兴宁、梅县、台山、博罗、五华、龙川、河源、和平、连平、连南、增城、平远、紫金、永安等地;远播江西、湖南、四川、台湾等地。尤有可纪者,昭远公四世裔孙铭公,娶九妻生十八子,嗣孙衍蕃,世泽彝伦。

  一,昭远公世系源流(崱─昭远─铭)
  《秀川谱载》:“吉水戡村世系直断自大时始”。大时公,讳崱,子三:超、延、达。达公次子皎;皎公长子议;议公长子遵;遵公长子元;元公子金;金公子涣;涣公长子元良;元良公长子隁;隁公次子十郎;十郎公子念七郎;念七郎公次子万;万公子明亮。明亮公生三子:长曰吉,字亮远、次曰世,字昭远、三曰则,字英远。

珠系卅四世
  崱公,字山斗,号大时,行十二,天民次子。生唐宝历丙午(公元826年),武宗乙丑科(公元845年)攫进士第,为工部侍郎,仕至节度使;赞云:“佐唐勋业,才能俱备”。葬大桥在时冈,艮山坤向。因呼公名大时先生,居庐陵县秀川熂下。后因科贤领郡事者四邑令二,佐杂尤多。元朝通齐署东湖山长及伯刚贤士回宗祀祖,若奉新县有曰秀川者亦崱公之后,崱则吉水熂下居之,故亦曰熂下。配李氏,葬印冈山,癸山丁向;副配吴氏,葬白竹山海螺形,甲山庚向;三配周氏,葬东塘尾,庚山甲向。子三:宗超、宗延、宗达。

卅五世
  宗达,字行果,崱公三子。生唐咸通已丑(公元869年)正月二十四日已时,居延康里秀川,葬六十一都大巷内银带坑苦竹坑,丁山癸向。配王氏,副配赵氏,二妣合葬大山坑,庚山甲向。子三:皎、皓、晦。

卅六世
  皎公,字介卿,行十四,宗达公长子。生唐中和癸卯(公元883年)。居高伉孤古。卒宋开宝已已(公元969年)十二月初十日卯时,二十日安葬大巷内苦竹坑,共父墓山,庚山甲向配曾氏,名四娘,生唐天祝甲子(公元904年)。卒宋淳化癸已年四月二十三日寅时,葬大岔坑,丙山壬向。子六:誏、训、诩、讃、议、遇。

卅七世
  议公,行三十三,皎公三子。生后唐天成戊子(公元928年)正月二十二日辰时。卒宋大中戊申年五月初七日寅时,寿八十一。葬上濠川刘家山,又名粟山,内金鹅抱子形,冢内庚山,外墓面艮向。配彭氏,名二十四娘,生后晋天福丁酉年,卒宋咸平壬寅年四月初八日卯时。葬于苦竹坑,庚山甲向。子三:遵、晟、珣。

卅八世
  遵公,字昌,又名昌大,行六郎,议公长子。幼名昌,因重东晋十八世祖昌公名,遂改名遵。生后周德戊午(公元958年)七月初十日酉时。卒宋天圣戊辰年九月二十日午时,寿七十一。葬南塘西坑,犬眠形,壬山丙向,子午分金。配欧阳氏,名一娘,生宋乾德癸亥年,卒祥符丙辰年四月十八日丑时,葬扶坑,庚山甲向;配郭氏,葬六十一都小拼塘北排山,亥山丙向。生四子:元、兴、輧、轩。

卅九世
  元公,字品冠,遵公长子。生宋咸平己亥(公元999年)。配谢氏,子一:金。

四十世
  金公,元公子。生宋乾兴壬戍(公元1022年)。配杨氏,子一:涣。

四十一世
  涣公,金公子。生宋宝元己卯(公元1039年)二月二十九日午时。配邹氏,生子二:元良、元美。

四十二世
  元良,字洪灿,涣公长子。生宋嘉祜壬寅(公元1062年)。崇宁间,敕封天水佐柱国武德将军万户侯,镇三品。卒乾道丙戌年,寿一百零五岁。葬螺子山下青草湖,狮形,与吉水高山为衬对,坐南向北,即吉安水口山大路坳下,不知其详而录其略,以俟后世至滊下,查阅崱祖谱考实免误。配万工,以夫恩赠贤德夫人,寿一百二十四岁。其后粮米三代未分,继承粮田一千八百馀石。子三:堰、陶、隐。

四十三世
  隁公,字一线,行万一郎,元良公长子。生宋元祜壬申(公元1092年)三月初九日寅时,配赵氏,名五娘,因见抗子山作乱,云扰纷纷,徒湖广宜城县。合葬城东黄龙吐珠形,庚山甲向,立石碑为记。子二:八郎、十郎。

四十四世
  十郎,隁公次子。生宋绍兴庚申(公元1140年)二月十八日丑时。因世乱,徒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居住。淳熙岁贡,任南海教官。卒庆元己未年,寿八十岁。葬石壁村,后嗣孙迁葬广东兴宁县宝下山。配杨氏,名三娘,葬夫处。子一:念七郎。

四十五世
  念七郎,十郎公子。生宋绍兴壬子(公元1182年)六月初九日寅时。嘉定间,岁贡出身任福建莆田县令。清正谦有,百姓讴歌。配李氏,李知县六郎公女,生宋淳熙庚子年。合葬鸡笼嶂,凤形。子二:庄、万。

四十六世
  万公,字明亮,行五郎,念七郎公次子。生宋嘉熙庚子(公元1240年)十月初五日卯时。配赵氏,名五娘,生宋绍定癸巳年五月初二日戍时,仍居宁化县石壁洞。子三:吉(亮远)、世(昭远)、则(英远)。

四十七世
  世公,字昭远,行七十三郎,万公次子。生元世祖至元甲申(公元1284年)十一月十一日申时。其先世祖分派豫章吉郡庐陵吉水县潼水乡(熂下)戡村。其四世祖十郎公因避乱徒福建宁化县石壁村。传至昭远公,任福建安溪县令。解组后游粤,因见兴宁山水秀丽,遂迁居兴宁大坪洋田社下。竖宅丑宅未向,后建祠于城内东街府馆前,午山子向。卒葬兴宁大坪洋田神背塘东,虎形,丙山壬向。清康熙辛水年十一月初六日寅时重修。原配何氏,名三娘,葬夫墓右侧,砂脚河洋田,河子唇鱼形。后行葬大龙田洋塘排,丙山壬向,螺丝吐肉形。民国丁巳年重修。副配柯氏,葬何氏三娘墓,每年正月二十八日与八月十七日,即春秋两祭期,子孙扫祭,风雨不改。子六:友明、友亮、友忠、友绅、友臣、友信(友信居博罗县。《兴宁罗氏族谱》无六子友信。)。

四十八世
  友亮,字成向,昭远公次子。生元至顺庚午(公元1330年)八月二十三日辰时。卒葬于兴宁北厢大坪水口山下桃子园,凤形,又称孩儿坐栏形,乙山辛同。配廖氏,葬大坪堡洋田黄毛尖顶,卯山兼乙,幌伞形。副配吴氏,卒葬罗浮碟黄白坟窝,艮山兼丑,清嘉庆己未年重修。子三:玉堂、俊堂、金堂。

四十九世
  俊堂,字彦秀,友亮公长子。生元至正庚子(公元1360 )七月初三日子时。卒葬乌池三口塘车窠里,盘龙形,卯山酉向,清康熙庚午重修,民国初乙卯年复修。配黄氏,名大娘,葬洋田乌池塘,昂天海螺形,丁山癸向,民国初乙卯年重修,1989年复修。子五:铭、钟、镇、鍏、锥。

五十世
  铭公,讳二甫,字法铭,号齐,派名伯元,行九九郎,俊堂公长子。生明洪武辛未(公元1391年)十月初八日卯时。以诗书礼义传家,举惠州贡生。配九妻,生十八子,耕读于大坪、吴田、河岭、龙田、合水等地,九妻各居一室,年交国库米粮数百石,于灾年出谷千余石,散给饥民。卒葬兴宁县合水黎壁滩(原属惠州府,现为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合水乡),秀针落漕形,丙山壬向。

  二,法铭公九妻十八子
一妣,刘氏,名妙英,葬北厢大坪五迳背,獭形,乙山辛向。生子四:璘、珮、瑞、環。
  ◎璘公,字法璘,讳乃,铭公十子,兴宁贡生。肇基白云柯树坳旗下。卒葬大坪小坑水口山,坐犬形,己山亥向。配黄氏,名妙忍受,葬洋田飞鹅褶水形,又云铳形,丑山兼艮。生子四:廷纲 ( 用济)、廷纪、廷绶、廷绅。
  延纲生子三:金、锦、 錡。金公生子继宗;锦公生子三:继祖、继庄、继业;錡公生子四:继爵、继禄、继富、继贵。
  延纪生子先。先公生子钟。
  廷绶生子二:瑻、锭。瑻公生子三:继庠、继学、继黉;锭公生子三:镇帮、镇郡、镇都。
  廷绅生子念二郎。念二郎生子三:继思、继恩、继志。
  ◎珮公,字法珮,铭公十一子,兴宁庠生。肇基吴田罗屋角。卒葬石塘子戌山兼乾。配萧氏,副配刘氏,合葬大古岭狮形,酉山兼乾。生子四:廷鸾、廷鹫、廷凤、廷鸯。
  廷鸾生子二:炳、昂。炳公生子四:承宗、荣宗、应宗、守宗。
  廷凤生一子:囗囗。囗囗生一子:运榕。
  ◎瑞公,字法瑞,铭公十二子。肇基新塘瑞兴围。卒郡麻围排,艮山坤向。配黄氏,葬井头窝,甲山庚向。生子三:廷显、廷经、廷纶。
  廷显生子二:琪、玑。琪公生子二:顺崇、顺宇;玑公生子五:顺崇、顺祖、顺宇、顺辰、顺宁。
  廷经生子二:仟、儒。仟公生一子应龙;儒公生子四:应鹏、应光、应祥、应睦。
  廷纶生子三:琼、瑶、琉。琼公生子二:顺天、顺命;瑶公生一子顺富;琉公生子五:顺安、顺定、顺文、顺宜、顺容。
  ◎環公,字法环,铭公十三子。肇基白云下社。卒葬茶山下阳和围屋侧角。配朱氏,副配张氏,二妣合葬夫坟。生子三:廷绍、廷缨、廷级。
  廷绍生一子万二郎。万二郎生子三:继宁、继恕、继茂。
二妣,钟氏,葬大坪大埔坑,雄猫洗脸形。生子三:瑛、珪、珹。
  ◎瑛公,字法瑛,行念八郎,派名公宣,铭公长子。生明永乐甲辰(公元1424年)九月初十日卯时,惠州府兴宁庠生。卒葬布骆浦炉顶,昂天海螺形,庚山兼酉。配翁氏,副配马氏,合葬夫坟。生子三:廷原、廷厚、延兴。
  延原生三子:昇、振、辨。昇公生子四:统经、统纶、统弦、统表;振公生子一:法乾。
  ◎珪公,字法珪,铭公次子,兴宁贡生。卒葬大平圩对面,亥山兼乾。配廖氏,副配骆氏,合葬大坪河木杭,午山兼丁。子四:廷光、廷辉、廷献、廷管。
  廷光生子一:日校。
  延辉生子二:榕、朴。朴公生子二:仲宁、吉庄。
  ◎珹公,铭十六子,生殁失考。生子五:廷铨、廷绪、廷哲、廷爵、廷仕。
三妣,陈氏,葬合水。生子三:琫、璋、珦。
  ◎琫公,字法琫,讳公玉,号产奇,铭公十四子,兴宁庠生。肇基合水松山下屋。卒葬合水龙公坑,孩和坐蓝形,乙山兼辰。配董氏,副配丘氏,葬井塘屋背船莲岭,巽巳山,伴夫坟。生子三:廷仁、廷义、廷德。
  廷仁生子卿。卿公生子二:新榕、相公。
  ◎璋公,字法璋,铭公十五子。庠生,居兴宁合水,卒葬公王山顶,鲤鱼形,未山丑响。配陈氏,副配张氏,三配李氏,俱合葬夫坟。生子二:廷缙、廷绪。
  廷绪生一子合江。合江生一子法珩。
  ◎珦公,铭公四子,兴宁庠生。配廖氏,生子一:廷宝。
四妣,蒋氏,未育,葬合水陈妣坟侧。
五妣,钟氏,生子一:瑧。
  ◎瑧公,字法瑧,读宝联,铭公十七子,禀生。徒迁潮州府居焉。配李氏,生子四:廷干、廷千、廷囗、延才。
六妣,龚氏,生子二:璇、琏。
  ◎璇公,字法璇,铭公七子,兴宁贡生。肇基大坪龙池围。配黄氏,副配曾氏。生子三:廷万、廷庄、廷谏。
  ◎琏公,字尚忠,铭公九子,兴宁庠生。配吴氏,生子二:廷忠、廷启。
七妣,廖氏,生子二:琳、璲。
  ◎琳公,字法琳,铭公十八子,兴宁庠生。配张氏,副配吴氏。生子三:廷耀、廷辉、廷云。
  ◎璲公,铭公五子,兴宁庠生。配李氏。生子三:廷禄、廷茂、廷洋。
八妣,沈氏,葬大坪圩走马绊鞍形。生子二:瑺、璥。
  ◎瑺公,字云玮,号法囗,铭公八子,兴宁监元。配张氏,生子三:廷一、廷二、廷三。
  ◎璥公,字法经,派名公彩,铭公六子。生明宣德辛亥(公元1431年)五月初二日戌时,庠生葬龙川县上巫横湖渡冷水潭,风吹罗带形。配陈氏,生明宣德壬子年十月十四日未时;副配张氏,生明宣德乙卯年六月十九日未时。合葬庄头老虎坑。生子三:廷恭、廷俭、廷让。
  廷恭生元仁,元仁生子二:对峰、相山。
  延俭生子三:元善、元良、元懿。元善生一子:洪进。
九妣,张氏,生子一:琛。
  ◎琛公,铭公三子。兴宁县贡生。配苏氏,副配吴氏。生子四:廷举、廷富、廷贵、廷顺。

  三,昭远公系繁衍迁播
  昭远公系族旺支繁,裔孙的繁衍迁徙情况,罗昆烈在《广东罗氏源流考》中已有详述,现直接转录于此,不另赘述。
  友明公居住于叶塘镇三变、北塘、胜带、胜青等处。
  友亮公人丁最为繁衍,其裔孙呈麟公房翼圣、翼贤、俊超、如明、翼文、翼发、翼成、翼康、如日、豫来、英公、珪公、景凤、悦凤、启标、启庆、启应、启春、启聪、启耀、启宏、廷绶、镇公、廷绅、佩公、瑞公、环公、璇公俱留居大坪镇故居,其中如明、翼文、如月、启标、廷纪分支迁居罗浮镇;另有璇公迁居罗浮镇象湖;翼成分支迁叶塘镇仓下,巩安围;法绮迁宁塘镇新塘、芒柘下;瑞公分支迁叶塘、叶南;璥公迁浮镇、璋公、珹公、琫公迁坭陂镇;玉堂分居大坪、叶塘两镇;钟公留居大坪;分支迁居梅县梅西小坑;法祯、法禄迁居龙田、叶塘、黄槐三个乡镇。金堂公系分迁本县龙田、龙北、宁塘、合水、岗背、新陂、叶塘、坪洋、宁中等乡镇。
  友亮公房昭远公四世裔孙铭公,铭公生子十八人,其三子璥公。传至二十一世起有;起有生三子:如琯、如瑢、如瑝。如琯从兴宁大坪迁居龙川县亚髻约石牙头;如瑝由兴宁迁台山县推车蓢村;如瑢及其五子:明钦、明钜、明洪、明经、明纶,亦同期由兴宁大坪故居迁居台山县推车蓢村。如瑢公生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如瑢公三子明洪;明洪生一子仕秀,仕秀生四子,其长子宗传公由台山县故居迁英德大湾,于道光初年再迁连南县石坑崀田心,于今已历七世。
  铭公第四子璥公,璥公生三子:廷恭、廷俭、廷让;由六世廷俭至二十四世仕宁,仕宁生三子:宗日、宗月、宗星;宗日公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宗日生三子:耀球、耀琳、耀威、耀玕;耀球、耀琳仍留住故居台山县,耀玕无嗣,耀威生一子联光;联光于同治二年(1863)由台山县迁居连南县寨南镇鸡洞村。
  宗星公有子耀琯、耀瑍、耀璝、耀珖;于清道光年间由台山县故居迁居连南县寨岗镇石坑崀、鸦田村。宗月公远迁广西,详情失考。
  有亮公房昭远四世裔孙铭公第十三子琫公,琫公生三子:廷仁、廷义、廷德;廷义公自兴宁迁居连南瑶族县寨岗镇山心村落业。
  有亮公房昭远三世裔孙萃英迁居博罗,其长子福士留居博罗,次子雍士、三子善士由博罗返回兴宁,后定居龙坑堡黄塘里。四世裔孙钅韦 公(俊堂四子),亦生十八子,分居各地,其中建树公为广西桂林府将军,留居兴宁有法桢、法录、法兴;其余失考;录公,后迁居博罗;昭远五世裔孙六十九郎,由兴宁大坪迁居梅县石坑礤奈下罗塘;法兴后迁居湖北光华县;六世裔孙念三郎后裔,迁居河源及四川沣县;念六郎迁居广西;七世辨公,迁居河源;日校,迁居江西赣州于都县东坑乡;榕公,迁居河源县古岭背高坑,后再迁龙门鸦髻山;元仁,迁居平远县;统弦后裔,迁居江西龙磊前圩及河源桥石脚围;统糹表 。迁居江西南康县赤土圩;八世以绫、以彩兄弟二人,迁居江西龙泉县;宁华兄弟,迁居河源监浚;九世万资,迁居紫金县民溪桥;十世明科,迁居增城;德康,迁居和平县新洞热水。
  友忠公留居大坪,其十一世裔孙达先,迁居连南县寨岗镇,达先公二子成益,过继从兄弟亮生公为子,迁居增城蒌园。达先三子贻旺公三世裔孙罗国镇,于乾隆年间到本县军寮瑶区经商,入赘一房姓有女无子家中,生二子,长子随父姓罗,次子随母姓房。该两房人先后迁入邻近瑶区九寨、白芒,皆随乡入俗,遂融合而为瑶族,共有丁口500余人,为民族融合之明显例证。
  友臣公后裔除留居大坪外,还迁居本县叶塘、宁塘、石马三个乡镇,分支迁居梅县、罗浮。
  友文公房懋初、学洙、梓公、泗公、伯华迁居本县龙田;学濂分居合水、龙田两个乡镇;学汤迁居城镇罗祠门第,罗山迁合水镇罗陂、丰坑塘、坑尾;罗佐迁居坪洋镇罗营泰安围;本滔迁福兴镇神光通泉新、老罗屋。
  五华族谱载,昭远公四世录公(父玉堂、祖父友亮)其子孙迁居博罗;五世瑧公,字联宝,迁居潮州;(父铭公、祖父俊堂、曾祖父友亮);五世法兴,迁居湖南江华县;七世罗经,字元善,生一子:洪进。明洪武三年由兴宁大坪龙池围迁龙川县铁场金坑口梓下,永乐年间再迁五华下湖岐岭、为五华开基始祖。至今已历传二十一世,子孙繁衍。
  其四世孙仲泰,由龙川迁四五华岐岭黄沙屯(联安),次子玉清,迁居潮州;九世一举,生三子,分迁江西、广东惠州;十世罗瑞,生四子:鸣汉、鸣宵、鸣粤、鸣瞬。鸣粤迁居江西龙泉县龙安坝,鸣瞬迁居四川;十三世应锦,生八子:捷求、捷粦、捷逵、捷迅、捷逢、捷运、捷道、捷连,俱迁居江西省龙泉县隆安大塘面;十四世捷求,再由江西龙泉迁居湖南衡阳粦县;捷逢,再由江西龙泉迁居广西贺县桂岭大二冲口佛子脚;捷运,生一子:宏尧,再由江西龙泉迁居广西贺县桂岭;十五世广应,生三子:其全、其昌、其美,皆迁居四川成都;忠先,迁居桂东桥;宏亮,迁居广西贺县;十八世天升,长子必俊、次子必祥,兄弟二人同迁广东韶关曲江县龙龟圩社立村;二十一世炳昌,迁居台湾;安奎,生二子:罗明、罗宁,迁居新疆匡吉州;二十二世化达,迁居惠州市河南岸。
  此外,昭远公(开基一世祖)长房友明公系:三世念三郎,生子:雷;其后裔迁居河源及四川沣县,圣翰,于明初迁居龙川到城西。五世熙公,迁居和平县热水;六世彦才,迁居龙川县田心屯南蛇塘;七世宪瑞,由龙川佗城迁居车田;
  次房友亮公系:三世廷纪,其后裔迁居和平县,后又回迁兴宁茶塘围;廷济,迁居博罗县;四世梓公,迁居河源县;元仁于明嘉靖年间迁居平远县;六世伦声,迁居龙川县;本公,迁居龙川县;万资,迁居紫金县民溪桥;复光,生四子,其四子德鸣,迁居龙川县佗城;参孙,迁居长乐县张岭坳;七世一端,迁居连平县;德康,迁居和平县新洞热水;八世凤麟,其五世孙廷肇,迁居龙川县枫树坝竹岭;凤魁,其长子明一、次子龙一,俱迁居和平县六万长塘;四子帝一,迁居惠州府;总侍郎,号增立,明末由兴宁大坪迁居永安清溪,其裔孙奇绵、奇任等再迁增城。
  三房友臣公系:四世法显,迁居永安县;七世行可,迁居龙川县鹤树下石嘴头村;八世在权生二子:华明、贵明;华明长子习庆,迁居梅县。成琦生五子,其三子永扬迁居河源。
  四房友忠公系:三世锦公,于明末崇祯年间,其十世裔孙昌公,字大初,授广南总兵中军,遂由兴宁故居迁居海丰县;七世应鸾,迁居梅县;治公,迁居龙川县佗城上蒙;八世作秋,生三子,其三子登史,迁居龙川县佗城;芹桂,生一子:镰公,迁居归善县(惠阳)官山;丹馨,生七子,其三子燕公(宾生),迁居惠州府归善县(惠阳);四子焘公(达先),生五子,迁居惠阳县,后再迁台山,又再迁阳山县寨岗镇(今连南县);焘公二子成益,过继干夫公三子亮生,成益公迁居增城蒌园村;奎友,生四子,其长子焕公,迁居河源县杉树社;芳侯,生四子,其裔孙瑞元、辛凤兄弟,迁居和平县;小川,生二子;长子渭飞,迁居增城县蒌园老围村;次子若曾,迁居增城县官山村。
  五房友文公系:三世念一郎,迁居和平县热水罗村。

  四,兴宁昭远公系名位录
  錟公,友亮派十六世,居大坪,清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三十七名举人。
  国俊公,昭远公十三世孙,龙田苑塘人,进士。
  萃英公,昭远公三世孙,宁塘芒柘人,举人。
  罗翼群(1889~1967),龙田苑塘村人。一九零七年加入同盟会,服膺孙中山生生的政治主张,先后追随邓仲元、廖仲恺、朱执信从事民主革命。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广州光复,成立都督府,罗翼群任都督府参军,后任都督府军事委员,兼任陆军测量局局长、陆军测量学校校长。一九一七年,广州成立军政府,孙中山出任大元帅。罗翼群任军政府少将参军,其后又历任粤军第二支队参谋长、粤军第二军第十二统领、粤军总部参议、广州宪兵司令及北伐军代理参谋长等职。一九二三年,孙中山复任大元帅,罗翼群任大本营兵站总监,主管北伐军粮饷供应工作。翌年又任省长公署总参议,为廖仲恺的有力助手。同年英帝国主义阻挠中国革命,廖仲恺派罗翼群前往香港,与共产党员苏北徵合作,策动历史上有名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尔后罗翼群又担任大本营军需总局局长兼全省筹饷局总办。一九二四年,黄埔军校成立,罗翼群负责调拨军校经费。黄埔军东征时期,罗翼群任东征军总参议,与周恩来、鲍罗廷密切合作。一九四一年香港沦陷,罗翼群前往淡水,迎接由香港转来的何香凝及其媳经普椿,回兴宁自己家里休养。其后又送经普椿到兴宁民众医院(今人民医院)分娩,并亲自照料廖蒹出生。何香凝在罗翼群家里居住有半年时间,其间罗翼群陪同何香凝前往龙田中学、兴宁一中演讲抗战形势,宣传抗日。罗翼群又协助何香凝在兴城东街举办“何香凝画展”。解放战争时期,致力于反对内战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建国后,留住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办常委、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常务委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务委员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终年78岁。
  罗献修(1856~1942),号黼月,龙田蓼塘村人。年十七,补学官弟子。民国初在在家乡昌办龙田、大坪通时两等八学校,出任县师范学校校务,自撰讲义以授学生。省咨议局成立后,被推举为议员。后历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受聘为《兴宁县志》总裁。于民国三十一年谢世。著述有《尚书大义》、《周礼学》、《荀子讲义》、《修身学》等书。
  罗孟玮(1898~1985),大坪友明公派二十世孙,大坪镇祠堂村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专攻外国哲学。民国16年(1927)任兴宁县县长,被土豪劣绅指控为中国共产党遭捕。无罪释放后,专心治学。1933年赴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民国26年(1937)回国,历任广州中山大学、成都大学、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学院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一生致力于中国历史和哲学的研究,学术造诣颇深,著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考证》。1960年退休后,仍潜心学术研究,整理国故,深得好评。
  罗鸿诏(1897~1956),原名康禄,友亮公派二十世孙,鸳塘村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历任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民国三十八年秋去台湾。
  罗祝年,龙田苑塘村人,罗翼群之哲嗣。抗战期间毕业於中山大学。后留学美国,获高能物理学博士学位。美国核子学会会员,曾获美国荣誉学会金匙奖。历任广州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学院、美国密、维二州大学教授垂二十年。后任美国卡州电力公司高级核电工程师。曾多次应邀回国讲学。
  罗茂生(1902~1928),大坪白云乡大水塘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组织大坪暴动起义时被捕,同年12月25日从容就义,年仅25岁。

  【编后话】在中华罗氏的繁衍迁播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九妻十八子”,一是遵生系的景新──洪德公(珠系四十六世)九妻十八子;另一个是企生系的昭远──法铭公(珠系五十世)九妻十八子。既为罗氏族旺支繁的佳话,也易为后世亲宗造成混淆困扰。流虽各异,源却当察,免生混淆。









0

主题

1

帖子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17/9/21 11:55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罗建辉宗亲,我是湖南隆回罗氏宗亲,能帮我创作一幅罗氏始祖画像吗?有酬谢,盼回复:13907394527.罗新军

0

主题

35

帖子

61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3
发表于 2017/12/17 18:04 | 只看该作者
好详细的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2 23:22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