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64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9月29日发表“印象兴宁”系列散文之16《胡晓岑的转身》

[复制链接]

29

主题

33

帖子

5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 22: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晓岑的转身》


陈彦儒


   在兴宁历史上,烙着一个令后代学人难忘的背影。
   胡晓岑(1844—1907)原名曦,别号壶园,广东兴宁人,“少负大志,慨然以时局为己任。”其著有《湛此心斋诗集》、《兴宁图志》、《兴宁图志考》、《广东民族考》、《读史札记》等数十种著作。
   在中国近代史中,胡晓岑同黄遵宪、丘逢甲一起被誉为晚清岭南三大诗人,他还兼工书法,“超拔凡近,得晋人王子敬气韵”,与宋湘、伊墨卿同列为清代三大客籍书法家。
   说到诗,不能不提胡晓岑的成就,他善用方言土语入诗,善用散文笔法写诗,在革新句式节奏方面颇有所得。他写的《猛虎歌六章通衢道中作》:“猛虎猛厥口,客不知兮铤而走,客铤而走虎口张,虎掉尾兮山中藏……”即是散文笔法入诗的佳作,除此之外,在其创作的《兴宁竹枝杂咏》之类的诗歌中,将客家方言中的“萍蒲懒”之类名称尽皆化入诗中。
   胡晓岑还善于运用新名词,他在同治13年入京应试途中,曾创作八百余言七言律诗《火轮船歌》,全诗笔力奇伟恣肆,将前人所未发的西方新事物、新名词驱使笔端,足令同治末年诗人惊叹。
   梁启超曾在《饮冰室诗话》中盛赞黄遵宪的《今别离》咏船诗为千古绝作,但梁启超明显忽视了一点,胡晓岑的《火轮船歌》比黄遵宪的咏船诗要早16年。
   胡晓岑诗稿中还洋溢着满腔爱国激情,他的发自肺腑的悲愤高歌鲜明反映出当时祖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现状,如1860年少年诗人所作的《燕京感事》,为禁烟首领林则徐被贬边疆遭遇,公开大胆谴责清朝廷的腐败无能:“五万重洋水,公然肆厥骄。筹防弃沿海,失计在臣僚。帑竭烟为患,机神器漫操。玉门伤贬谪,无力答中朝。”
   胡晓岑与黄遵宪是挚友,两人共同引领晚清“诗界革命”,但胡晓岑命运多舛,他在屡次不中之后,放弃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转身远离科场,埋头研究与编撰乡土文献。
   他曾在给遵宪回信时说:“一隅虽小,吾已生长于期,亦不以弇陋无文,负却乡梓也。”他认为“必取备数十种书,即我目之所及,以证彼仅属耳闻者,”方能“不贻后人以疑也。”
   回望晚清的粤东,胡晓岑和黄遵宪,两位曾半辈子相知相惜书信往来的大家,一个处草野之中,一个居庙堂之上,尽管从成就上比较,黄遵宪因数任驻外使节,期间积极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乃成近代诗坛一大家,他后期诗作的广度和深度超越了胡晓岑,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黄遵宪的成长与后来取得的成就,其实,与一生挚友胡晓岑的指引和点拔是息息相关的。
   黄遵宪1873年进京赴考落榜后,曾给先行返乡的胡晓岑写信:“京师鞠部甲天下……辄尝一至其地。其中色艺双绝者,真不乏人。长裙随风,清唱入云,乃有枚生七发,傅君舞赋未足形容其要眇者。此月中已二三往焉。”后在胡晓岑劝阻下,黄遵宪决定远离“宴安鸩毒”,胡晓岑在得知遵宪痛改前非时还复信鼓励:“鸩毒既去,工夫当益以进。甚善!甚善……《国风》四字,应时警省。”
   如果,胡晓岑不转身,如果他屡败屡战契而不舍去赶考,最后能否在科场高唱凯旋歌?他又能在晚清历史上走多远?或许,正因为他的及时转身,才让后人在翻阅历史时发现他的成就,发现他的价值!
   有关历史的假想,都是无意义的,或许,记住兴宁历史上有个胡晓岑,斯已足矣!


本文发表在2013年9月29日《珠海特区报》“悦·海天”版,详见截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1 07:02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