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按肌张力、姿势、运动障碍表现分类为<BR><BR> 1、痉挛型: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脑瘫病人的60%~70%,常与其他类型同时存在。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握拳,下肢内收、肌张力增高,大腿外展困难跟键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BR><BR> 2、手足徐动型:约占脑瘫的20%(锥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紧颜面肌,舌肌及发育器官肌肉运动均受累,常伴有语言障碍,但智力无碍。<BR><BR> 3、强直型:少见,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BR><BR> 4、共济失调型:表现为小儿症状,眼球震颤,上肢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BR><BR> 5、震颤型:此型很少见。<BR><BR> 6、肌张力低下型:少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受累部位软弱无力。<BR><BR> 7、混合型:以上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一个病儿身上。<BR><BR>(二)按受损部位分类为<BR><BR> 1、四肢瘫型:上下肢严重程度类似。<BR><BR> 2、双瘫型:两下肢受累较重,上肢和躯干受累较轻。<BR><BR> 3、截瘫型:以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上肢正常。<BR><BR> 4、偏瘫型:一侧肢体躯干受累,有时上肢受损明显。<BR><BR> 5、双重性偏瘫型:四肢均受累,但双上肢重。左右侧严重程度可不一致。<BR><BR> 6、三肢瘫型:三个肢体受累。<BR><BR> 7、单瘫型:单个肢体受累,少见。 </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