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响应广东省美协的创作号召,兴宁市美术家协会联合梅州市中国画学会等相关机构,积极组织画家们深入生态、红色景区景点及美丽乡村开展写生采风活动,用手中笔墨描绘美丽乡村景色。今年春节以来,兴宁美协共组织了8场次写生活动,先后走进兴宁永和镇大成村、水口镇坪畲村、罗岗镇济荣文化广场、径南镇浊水村、刁坊镇三潭村、罗岗镇霞岚村、合水镇官田村、梅县区丙村镇横石村,参与的画家共108人。
写生美好生活,展现乡村振兴
3月5日,梅州市中国画学会与兴宁市美协走进梅县区丙村镇横石村开展 “描绘梅州新貌·助力乡村振兴”下乡写生采风活动,梅州市中国画学会会长张杰,兴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谢景文,梅州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千凌、张海帆、熊慧媛,以及兴宁市美协会员、梅州市中国画学会会员等30多人参加活动。
活动当天,画家们深入横石村田间地头,感受春日里客家乡村独特的魅力。乡村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房屋掩映在绿树浓阴之中,一派生机盎然、百姓和乐的美好景象。他们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凝于笔下,呈现新时代新生活,描绘乡村自然风景、风土人情,记录群众的美好生活,展现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用心、用情创作出有客家特色的美术作品。
此次活动共创作了近50幅写生作品,作品表现丰富,充分展现了群众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生动画面,画家们用艺术之美为客家乡村赋能,讲好梅州故事,助力梅州乡村振兴。
4月15日,兴宁美协8位画家来到兴宁市罗岗镇霞岚村。在村支部书记黄相将的带领下,画家们认真参观了澳洲坚果、木耳、西瓜、丝苗米等产业振兴基地及霞岚塔等文化古迹,深刻感受了乡村振兴带来的道路通畅、农产品优化升级、乡容村貌文明和谐的巨大变化。带着振奋的感受,画家们挥毫泼墨、心手相应,在霞岚塔下现场写生创作了12幅栩栩如生、和谐自然、满园春色的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美术的力量。
“共促粤港澳大湾区美术高质量发展”
“共促粤港澳大湾区美术高质量发展,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这个时代的人民所需要,发出时代的声音,反映时代的精神,这是岭南美术的重要特点。”今年全国两会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向全省美术工作者发出倡议。兴宁的一系列写生活动正是应此而生,走出门户,走进生活。兴宁美术界的代表谈出自己的感受——
广东省美协会员、兴宁市美协副主席梁侃:“参加写生活动,非常接地气,写生作品真实自然,不落俗套,有真情实感,我非常喜欢写生带来的清新质朴的感受。”
广东省美协会员、兴宁市美协秘书长陈跃君:“我近期才参加写生活动,感觉很有吸引力,跟画室里画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需要处理、思考的问题更多了、要求更高了,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画面处理能力!”
中国美协会员、兴宁市美协主席谢景文:“学习中国画有师古人、师自然、师心源三条路径,而师自然是最直接、也是衔接其他两条路径的关键节点。在写生中师自然,既可以对应传统,又可以启迪心源,最重要的是拉近画家与生活的距离,让作品与时代同行,对于提升画家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触景生情、以情入画,具有真情实感、活泼气息是写生作品的灵魂。今后,我们兴宁美协将继续把写生活动深入开展,长期坚持,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写生水平,扩大写生范围,着力弘扬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把写生艺术与文旅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挖掘美术写生采风的艺术魅力!”
汲取基层实践智慧,为更好地创作准备
千年客邑,人文兴宁。兴宁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有着秀美的湖光山色,处处是风景,目之所及皆画卷。美术工作是文化、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工作者深入挖掘、传承、发展好当地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用敏锐的触觉、生动的笔画讲好新时代乡村故事,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生动流畅的线条勾勒脱贫攻坚的丰硕成绩,用手中的笔墨描绘乡村振兴之美,讴歌时代主题,以画家的独特视觉、以画笔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挖掘客家人文精神,宣传乡村振兴魅力。
兴宁市美术家协会依托本地红色教育旅游资源,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突出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景点、美丽乡村建设成就,进一步挖掘兴宁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绿美乡村旅游资源。
参与本次活动的画家们表示:通过写生,不仅欣赏到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独特生态风光,还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在接下来的采风创作活动中,将继续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利用梅州丰富的森林、丘陵、乡村等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用画笔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切实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活动主题贯彻到行动中去。
在此,将画家们的精彩作品刊登展示,供读者欣赏交流!(廖智/文 兴宁美协/供图)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bbs.xna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