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y163 发表于 2016/10/20 19:53

转发一一读《两个老师的较量》有感

6月5日晚,在我们学校群里面,王校长上传了一篇《两个教师的较量》一文,读后颇有感触。说是16年前的黄江一中,曾是国家级的重点中学。学校里的黄老师40多岁,儒雅端方、教学经验丰富;而刚刚大学毕业的文老师20出头,生机勃勃,思想解放,教法新潮。就是这样两位风格迥异的教师,在工作上进行了一场较量。本校高三有八个班级,一班二班是重点班,一班的班主任由众望所归的黄老师担任。在校领导权衡筛选二班班主任的当儿,文老师主动请缨;但当发现校领导为他这样的毛头小伙能否担好这项重任而犯犹豫之时,他又立下了“如果二班比不过一班,我就引咎辞职(辞公职)”的“军令状”。就这样文老师接下了二班班主任一职,自此他和黄老师开始了历时17年的教育教学大较量。
两位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异,但一年后高考揭晓、十一年后他两个所教的两班学生同学聚会、五年后两班师生再聚首,几番呈现的结果出人意料之外,可细思之又在情理之中,其结局令人尤其令教育者深思!
本文看样子像是真实案例,但究竟是否属于真人真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此文事关教育教学问题,是针对教师们的专供小故事。我们读过后都应慎思之、明辨之、深省之。此文无非是借形象的故事来揭示一个浅显却又往往被人容易忽视的教育真理罢了。
黄老师资历深、实力厚,无论能力还是经验等方面他都具有无可挑剔的优势,可谓是教育教学阵营的翘楚;而文老师年轻气盛、英姿勃发,回身洋溢着时新的气息和激进的势头,属于开拓务实的“急先锋”,颇受学生欢迎。相比之下,黄老师那一套班级管理和教育方法显得“古板陈腐”。可黄老师坚信并执着于教育的真理,不为世俗左右,不为功利所惑,始终把学生成绩和教给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生态度相结合,使学生得以健全的发展。而文老师在不谙世事的学生看来,确乎是教坛高手。他能紧跟时代步伐,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来教育学生打拼出好成绩以求立足并博彩于社会,直奔“学生成绩决定一切”的功利目的。为此他妙招迭出,营造出竞争激烈的学风班风,如把成绩好的学生排在前排,成绩差的学生自然靠后排而居。他在教室前面放置“大奔”轿车模型来激发诱导学生为成绩拼搏;而在教室后面陈列自行车模型来刺激成绩差的学生,激起羞耻感,借以鞭策督促后进生。班上的座位换来换去,学生的成绩比赛成了文老师突出的教学风格。黄老师教育学生虽然也强调成绩,但对此看得很开,教导学生不要把成绩视为高考和人生的唯一决定;一方面教导学生要以优异成绩对得起祖国和人民的挑选,但另一方面又启迪学生:高考胜利固然可喜,但失败了又有何妨,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考不上大学照样可以为祖国为人民出力流汗。起先,学生们对这样的老生长谈颇不耐烦,可在黄老师的苦口婆心教诲下,学生们便渐渐适应了。不过一班黄老师的学生还是纷纷羡慕二班班主任文老师那一套新颖而又时尚的教育方法;也难怪: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物欲横流、世风浇薄、唯功利是瞻的大环境中,文老师的这种教法不是很现实很实用吗,你黄老师的教条式观念怕与当代社会格格不入吧?可是,深谙教育真谛的黄老师除了时常督促提醒学生珍惜把握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取得优异成绩之外,仍然没有中断对学生进行心理和素质等教育,他勉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照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而文老师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一味把追逐成绩作为主攻方向,其它的都可以弃之如敝屣。其这种做法招致了黄老师的困惑和担忧。谁知一年后,文老师让事实来证实了自己的“正确”,果然,文老师所教学生高考大捷,远远超出黄老师所带班级。二班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一班:全班56人,55人达线,惟有余强一个人名落孙山,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有32个人;而一班虽然也只有高潮一个人落榜,但达重点线的只有10个人。事情到此似乎宣告了文老师的胜利,实则不然;这只是两个老师较量的第一回合,文老师以学生的高考成绩胜出。
11年后,黄老师已近退休之年,文老师也是人到中年,岁月的消逝磨砺了他的锋芒和锐气,他们渐渐忘了十年前许下的第二轮较量。但那届同学来了个十年后大聚会,让这两位老师再度较量。在同学聚会上,文老师那二班的学生大出风头,有好多人是开着“大奔”来的,当年二班的学生林可已官至副县长,陆彩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梅林读了博士后,也专程从美国赶来,而一班最大的官杨柳,是某报社的编辑部主任,发小财的有几人,真正的大款一个也没有,不少同学是骑着自行车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二班的落榜生余强没有来,他说他没有混出名堂羞于聚会,发誓说他会开着“大奔”来参加下次聚会。一班的落榜生高潮来了,他笑嘻嘻地骑着自行车,调侃着说这辈子和自行车摽上了———他开了个自行车修理铺。二班的学生围着文老师,感恩之情、感谢之语都让文老师得意而高傲。这第二轮较量,文老师无疑又是胜利者,实现了他十年前对着黄老师冷笑一声撂下的话—— “我坚信,二班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打败一班的学生,走到社会上,依然可以打败你们。”在场的黄老师对此情景,先是轻轻摇头,继而小声自语——他不相信“成绩决定一切”的怪圈。他决定持续较量,等吧,就等五年后大家相约的再聚会。
一晃5年过去了,又到了同学们聚会的日子。二班的学生有三个没来,一个是林可,身为副市长的他为了确保坐上市长的宝座,竟然买凶杀人,将另一位副市长刺杀,现已被拘留审查;第二个是陆彩霞,她因为窃取另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触犯了法律,进了监狱;最后一个是余强,这5年里,他左突右奔,还是没有出人头地,连个“大奔”司机也没混上,他焦虑又愤恨,终于精神崩溃,他住进了精神病院。一班仅有两个人没来,一个是杨柳,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记者,因为年初曝光一个黑社会团伙而被暗杀、以身殉职;第二个是高潮,去年,德国一家自行车制造公司看中这个技术精湛的修车匠,高薪聘请他去了德国做高级技工,天高路远,他实在没有时间飞回来聚会。聚会散后,文老师仿佛老了10多岁,他垂头枯坐、面色苍白。这第三轮较量,也是黄文两个老师的最后较量,竟是这样的结局!16年前始发的较量,历经三个回合,虽说前两回都是文老师胜,最后一合胜者才是黄老师;但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三局两胜。教育没有回头路,最后的结局注定了黄老师教育思想和教法的胜利;而文老师的悲剧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按照文老师的教育思想,我们不禁要问:你把成绩作为划分和评定学生的唯一,成绩好的出人头地,成绩差的则属下层,这不是已经偏离教育的正确航向了吗?学生会不因此而进入一种观念误区吗?殊不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国家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想骑马坐轿,谁来牵马谁抬轿?何况在现代化建设事业里,人们只是职业有所分工而已,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黄老师就没有偏离教育之本,使得学生有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榜上无名,依然脚下有路,而且凭着健全的心态终能实现人生价值!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它的对象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育是一项宏伟的大工程,而绝不是像生产标准件那样加工生产出适合某种标准或需求的批发工厂,以成绩唯上早已被列为不科学当然也是不正确的教育之路,国家也早就倡导素质教育。可在现实当中,仍有不少教育者要么为了自己的教学业绩,要么拘囿于自己浅狭偏颇的教育观念,原因种种;他们无视教育规律,急功近利,这样做虽然也能一时风光无限,但这种观念教法培养出的学生终究会因为德育、心理素质等教育的缺失而暴露出某种缺陷或毛病,难以健康正常地生存和发展。他们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却是人生旅途上的失败者。像故事中的林可、陆彩霞和余强,他们或道德堕落沦为罪囚、或意志薄弱导致精神崩溃,不能说与当初文老师的那种教育——他教给学生“弱肉强势、适者生存,追名逐利,考好成绩开‘大奔’,谁成绩不好就灰溜溜坐后排座位”——无关。假如他能像黄老师那样,注重学生的全面尤其是态度和德育的教导;那么,林克、陆彩霞就可能不至于滑向犯罪的深渊,余强也可能不会因心理病变而沦为精神病人。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出自黄老师门下的一班学生则无这类恶果,虽说杨柳被黑社会团伙暗杀,但黄老师赋予了她刚正不阿的性情,她为社会的正义和人民的安宁以身殉职,却是虽死犹荣、重于泰山。黄老师那班的落榜生高潮心理健康、心态阳光又上进,竟被德国一家公司高薪聘请为高级工,终于成才成功!这最终的结局,再次宣告了唯成绩是瞻的教育观的破产,同时也提醒我们:偏狭的教育将会产生心智不健全的教育对象。文老师在言传上是赤裸裸的功利教育——说什么高考胜利者才有资格开'大奔',失败者只能骑自行车在高速路上给“大奔”车让路;在身教方面更是一味强调拼成绩的鼓吹者——按照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区分层级。
文末黄老师对泪眼婆娑的文老师所说:“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成为英雄,平和的生活和工作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而且,英雄不是建立在将对手踩在脚下的基础上———英雄不是打出来的。”这句话和上述感触算是对那些不懂或不顾教育本质,只重教学成绩、忽视育人者提供了警示和教训。做教师的,就应向黄老师学习,文章透出的意蕴是不言而喻的!

八骏 发表于 2016/10/20 21:58

做人难,做一个有职业情操的老师更难!

ab391881 发表于 2016/10/20 22:26

在功利的时代,追求的是速度;在理想的时代,体现的是宽度。每个人只能在两者之间做“平衡术”,但难度太高,尤其做官员的,马术不精者纷纷“落马”。

江夏男人 发表于 2016/10/21 03:49

应试教育悲哀,也是教育改革的失败。国家是富裕了,到处也在扶贫,但是还有多少贫困的孩子读不起大学?值得深思

张兰 发表于 2016/10/21 05:13

这篇文章有点是习大大的通稿?!你看那两个不就是老虎与苍蝇,被人打老虎被人拍苍蝇,就是时下流行的大政方针!!你们想想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现任当官的人,为啥也纷纷下马?!当年可没有文老师吧?!

13888888888 发表于 2016/10/21 06:23

你这让小学,初中,高一,高二的教育工作者情己何甚,人生漫长教育的功过全在高三一年,各大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成绩也全成可有无的了。

zyn 发表于 2016/10/21 17:22


不讲成绩的教育是扯蛋,唯成绩的教育是危机。教育是在追求成绩下的素质教育!
(文老师的教学激励方法没错,错在向学生灌输不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俗话的“歪思、歪理、歪说”)

若思 发表于 2016/10/24 10:26

zyn 发表于 2016/10/21 17:22
不讲成绩的教育是扯蛋,唯成绩的教育是危机。教育是在追求成绩下的素质教育!
(文老师的教学激励方法没 ...

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发一一读《两个老师的较量》有感